近日,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主办、大连海事大学承办的辽宁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推进会暨专题培训班成功举办。我校入选全国和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的负责人参加线下会议,全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入选全国和全省团队的教师党支部党员参加线上会议。我校矿业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地质报国精神”与高校育人深度融合》案例入选辽宁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典型案例。据悉,辽宁省共有58个全国团队和94个全省团队,本次入选全省典型案例仅36个。

矿业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教工党支部由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和地质工程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现有党员25人,于2024年入选辽宁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目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已建设完成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和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支部教师荣获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矿业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始终践行新时代地矿类高校使命担当,着力打造“思政引领方向、数字赋能教学、党建融合育人”的“地质报国精神协同导向育人”党建品牌,聚焦“党建+”模式,积极开展党建联建,形成了“党建+校企合作、教学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科技转换、服务地方”的多维典型案例。一是开展党建联建:深化校企合作,完善育人机制。依托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辽西古生物博物馆及矿业学院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联合东北大学等地矿类兄弟院校和多家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教育理念,搭建校企合作共享平台,推进“地质报国精神”与学校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二是提供教育服务:强化师资队伍,塑造“一班一特色”。教师科研团队参与“地质报国精神”大思政的育人工作,指导本科生进入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研究,精选“地质报国精神”的典型事迹,润物细无声式融入教研活动中,构建以生态文明建设和“地质报国、薪火相传”为特色的地学学术文化氛围,形成了“一班一特色”的育人模式。三是推动科技赋能:增强地质仿真模拟,构建科学研究思维。依托矿业学院虚拟仿真平台,实现地质构造演化过程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领域的向往。邀请行业内专家教授、知名校友或专业教师开展“地质大讲堂”活动,增加学术交流讨论的机会,发挥“地质大讲堂”主渠道作用,弘扬“地质报国精神”。四是深化实践育人:融入地质大思政,合力推进实践育人。发挥“地质报国精神”导向育人的引领作用,深化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立了“以实践育人、以实践强人”的教育体系。重点推进“以实践育人、以实践强人”,先后开展了“地质报国精神”主题活动、观看主题教育影片等一系列有特色、有成效的育人实践活动。

校党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强国行”专项行动作为提升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深入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为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