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大要闻 - 正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与清华大学学堂在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

责任编辑: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者: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发布时间:2025-07-07点击次数:

7月5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与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在中华路校园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学科知识引擎建设研讨会暨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双方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展开深入研讨。清华大学在线教育中心主任王帅国、教学质量评估中心主任王红,学堂在线副总裁王晓英、商务总监姜伟、项目经理孟庆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岑松,党委常委、副校长荣德生,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及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共同出席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狄军贞主持。

岑松在致辞中指出,辽工程扎根辽宁76年,在优势学科领域形成显著特色。此次合作以学科知识引擎建设为核心,融合清华教育理念与学堂在线技术资源,着力破解个性化学习、科研教学协同等教育数字化难题。他强调,合作与学校“立足阜葫、东进沈阳、西出蒙新、贯通丝路”的发展布局高度契合,将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为区域振兴注入新动能。

王帅国在致辞中表示,清华大学与辽工程的合作是深化教育数字化的重要实践。作为世界领先慕课平台,学堂在线始终致力于 AI 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通过“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及学科知识引擎,支持辽工程在特色学科群的数字化转型。他强调,教育数字化需坚守育人初心,推动跨学科融合,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要求。

荣德生与王晓英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 AI 课程共建、学科知识引擎研发、慕课出海、智慧教学平台建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教育大数据应用等六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重点围绕优势学科构建知识图谱与多模态学习空间,与辽工程“数字+”“学科融合” 的办学特色形成深度协同。

签约仪式后,研讨会进入专题报告环节。王红教授以《AI赋能教学探索实践中的一点思考》为题,分享了清华在AI教学中的实践方向,指出教育正从“工具应用”迈向“生态重构”,强调AI技术需在伦理框架下平衡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通过动态调整教学难度实现个性化学习。随后,王帅国教授以《智能驱动,育人为本: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清华实践》为题,介绍了学堂在线平台通过 AI 技术推动教学模式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型的探索,强调技术赋能需坚守育人初心,强化数据安全与跨学科融合。

此次合作标志着辽工程教育数字化进入精准赋能阶段。双方将依托清华GLM大模型与辽工程特色学科,建设专业领域知识引擎,推动教育理念、内容、评价的系统性革新。合作将为东北高校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借鉴的“辽工程经验”,助力区域产业升级和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