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解读国家及辽宁省最新人才政策导向,分享高层次人才项目成功申报经验,进一步激发我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申报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提质增效,凝聚高质量发展智慧与力量,学校于11月5日、12日分别在阜新校区、葫芦岛校区召开高层次人才申报政策解读与经验交流会。会议分别由校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李刚、校人事处副处长祖月主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韩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人事处处长陈明系统梳理了国家级和省级人才项目的申报条件、评审要点及配套支持政策,结合翔实的数据分析与典型案例,深入阐释不同层次人才项目的定位差异与申报策略。报告聚焦人才梯队建设需求,强调政策动向与学科发展的适配性,为教师规划职业生涯提供了清晰指引。

在经验分享环节,国家级人才高科教授从学术积淀与团队建设角度,分享了“十年磨一剑”的科研攻关历程;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拔尖人才徐辛超教授重点解析了省级人才项目评审要点,提出“以问题为导向、以服务求支持”的申报方法;青年人才代表范超军则围绕成长路径优化,展示了通过重点项目培育实现阶梯式突破的创新实践。三位高层次人才的报告立体呈现了人才成长多元模式,生动诠释了“厚积薄发”与“精准发力”的辩证关系。
韩军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学校在自主培养国家级人才上实现零的突破,国家级青年人才答辩入围率持续提升,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韩军表示,面向新发展阶段,全校上下要牢固树立人才工作“一盘棋”思想,锚定目标、聚力攻坚,推动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战略紧迫性;二是要严把政策标准,规范操作,夯实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基础;三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全力推动新时期人才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学校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持续优化人才“引育用服”全链条生态体系,以更开放的姿态、更有力的举措,赋能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为建成国内一流研究应用型大学提供坚强的人事服务保障。
学校各学院党政班子成员、系主任及45岁以下博士学位教师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