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大要闻 - 正文

中国测绘学会2025年“测绘大讲堂”第五期在我校成功举办

责任编辑: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作者:程千发布时间:2025-11-16点击次数:

11月15日,中国测绘学会2025年“测绘大讲堂”第五期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成功举办。中国测绘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武文忠、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辽宁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兼国土测绘处处长倪淑洁、辽宁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长杨国范、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岑松等领导与专家出席活动。此次活动以“东北振兴—时空智能赋能”为主题,由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联合承办。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院长祝会忠教授主持本次活动。

中国测绘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武文忠致辞

武文忠在致辞中指出,在时空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景三维等新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测绘学科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其学科边界,展现出蓬勃的创新活力与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期大讲堂以“东北振兴—时空智能赋能”为主题,积极响应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聚焦东北全面振兴的现实需求,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等权威专家,共同探讨时空智能赋能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实践。他坚信,以时空智能为代表的先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必将为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构建现代化区域发展新格局贡献测绘智慧与力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岑松致辞

岑松在致辞中强调,本期“测绘大讲堂”以“东北振兴·时空智能赋能”为主题,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举办,高度契合国家战略与科技发展前沿。他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汇聚各方智慧,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时空智能技术在东北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强化测绘学科特色优势,加强与各单位的务实合作,共同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以《测绘赋能智慧城市》为题,开启活动报告环节。郭院士指出,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呈现出城市规模分化、复杂经济向大城市集聚、城市群主导经济发展的特征,而传统部门主导的信息化模式存在 “小院高墙” 局限,导致智慧城市建设面临数据复杂、需求未知等难题。测绘科学与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支撑,需通过实时监测与感知、数据融合与集成共享、应用系统开发三大维度赋能,依托实景三维、数字孪生、BIM 数据集成等关键技术,构建统一的信息基础设施与大数据平台。同时提到,测绘赋能已在现代物流、三维地籍管理、低空经济等多场景落地,未来需推动信息安全前提下的数据开放、跨界融合与市场培育,助力破解智慧城市建设难题,为城市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冯仲科作报告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北京林业大学冯仲科教授以《基于林业时空大数据大模型的全国森林智能计算与精准治理》为题,围绕中国林业面临的森林覆盖率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经营粗放及灾害监管薄弱等问题,提出基于林业时空大数据大模型的森林智能计算与精准治理方案。方案通过 3S+3D+3R+AI 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森林调查底座,依托机器学习构建森林生长与树种适宜性智能计算模型,采取区分公益林与商品林的精准经营策略,形成“四重大一关键” 防火模式与林火智能防控技术体系。报告内容兼具技术创新性与实践指导性,为现代林业数字化转型、生态保护与产业增效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与宝贵借鉴。

武汉大学教授李由作报告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武汉大学李由教授以《未知空间自主导航系统及其小型化》为题,指出定位导航技术向泛在化、高精度、多维度升级的发展趋势,而智能化与小型化的协同兼顾是应对多场景(从室外到室内、从体外到体内)定位需求的关键。据此他提出以多源传感器(声-磁-惯-视)深度集成、场景自适应智能调度、硬件微型化设计为核心的解决方案,研发了胶囊机器人、可穿戴定位背心等关键设备,实现毫米级定位与非刚体场景精准建模,并展示了其在消化道疾病早期诊断、无人自主测绘、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凸显其在医疗健康升级、智能装备创新、时空服务拓展等方面的核心潜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邓志国作报告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邓志国教授以《GNSS大气遥感:探测大气湍流的可行性研究》为题,指出 GNSS 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多系统融合优势为大气遥感拓展了新方向,探测大气湍流成为其重要应用延伸。该方法提取 GNSS 信号的天顶水汽延迟(ZWD),采用 30 秒高频解算、频谱分析与 S-G 高通滤波等技术,结合湍流理论与能量频谱模型,可精准提取湍流截止频率、水汽扰动强度等关键参数,实现对大气湍流特性的有效捕捉。与 LIDAR 湍流动能(TKE)观测、哨兵 3 OLCI 水汽数据的对比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也展示了其在提升天气气候预报精度、保障航空安全、支撑污染物扩散研究与风电场优化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沙龙对话活动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中国测绘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宋伟东教授主持沙龙对话,李由教授、邓志国教授、郭宝宇副总裁和姜健力研究员四位专家参加了沙龙活动,分别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测绘地理信息支撑、无人载体自主测绘及应用、北斗高精度数据处理的机遇与挑战、测绘如何赋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展开讨论,专家们立足东北实际,聚焦时空智能前沿,共同探讨了以“时空之智”赋能区域发展的实践路径与关键技术,为时空智能如何为东北振兴赋能出谋划策。

大会现场

来自测绘地理信息及相关行业领域的科技人员及师生约500人线下参会,48万余人次线上观看此次主题活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