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大要闻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郑颖人院士来校访问

责任编辑:宣传部作者:发布时间:2020-09-30点击次数:

9月28日-29日,岩土工程领域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郑颖人院士来校访问,受聘为我校荣誉教授,并在国际会议中心三楼大会议室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数值极限分析方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副校长岑松教授主持,土木工程学院、力学与工程学院及矿业学院师生二百余人聆听了学术报告会。

聘任仪式上,校长梁冰为郑颖人院士颁发了荣誉教授聘书。

在随后的报告会上,郑院士结合大量的工程实例及亲身科研经历,以理性睿智、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弹性与弹塑性极限应变经典力学破坏模型,并分别分析了其各自存在的不足之处,让全体师生对材料屈服条件塑性破坏理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随后,郑院士结合极限应变法在边坡中的应用、极限应变法在地基工程中的应用、极限应变法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极限应变法在钢筋混凝土中的应用、极限应变法在钢结构中的应用等具体案例介绍了数值极限分析法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深入阐述了数值分析对工程建设的指导性作用。

在校期间,郑院士还到土木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和力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进行了参观指导。

 

郑颖人院士简介

郑颖人,浙江镇海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岩土工程专家,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岩土工程的教学和研究,先后在军事地下工程与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分析、地下工程围岩力学、岩土塑性力学、岩土极限分析方法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提出了地下工程弹塑性、粘弹塑性位移解及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和围岩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发展了广义塑性理论和数值极限分析方法,推动了岩土力学的发展。发表论文500余篇,著作12部。三篇论文入选全国最有影响的百篇论文。《边坡与滑坡工程治理》获中国政府出版奖提名奖和三个一百原创科技图书奖,《岩土塑性力学基础》获水利部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在分离式地下油罐计算方法、机场软基强夯处理技术、埋入式抗滑桩的设计计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为军队和地方解决了技术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三等奖各一项,军队及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十项,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一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名。1996年被总后勤部授予“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称号,2007年获“重庆直辖十年建设功臣”,2009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杰出贡献英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