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温暖人心、催人奋进,在我校教师中引发热议,纷纷表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工大力量。
校党委书记、校长梁冰教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两院院士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始终将其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正是我校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的关键阶段。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坚守初心、坚定信心,聚焦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和“数字辽宁”“智造强省”面临的重大实际问题开展科技创新,并着力加强党建引领、学科融合、人才支撑和制度保障,努力使学校成为高水平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阵地和助推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韩军教授:作为青年科研人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爱国奉献,把人生理想积极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科技价值观,充分发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力争在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中做出突出成绩。
力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唐巨鹏教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高瞻远瞩,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力学与工程学院将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担当,发挥基础学科优势和既有地矿特色,瞄准深地、非常规地下新能源、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等前沿领域关键力学问题,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开展科技攻关,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学智慧。
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院长沈学利教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的“动员令”,具有很强时代性和实践性。作为高校信息类教师,主要需要构建教学与科研统一体的育人环境,做好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
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智能装备研究院院长谢苗教授:作为一名煤矿科技工作者,我们倍受鼓舞,要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面对智能矿山建设、碳排放和碳中和的严峻时代任务,我们要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在新的煤矿发展征程上,我们要勇于担当行业时代使命,努力攻克行业关键核心技术难关,坚持追求真理,坚守学术道德,甘为人梯,顽强拼搏,努力推进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进程。
土木工程学院贾宝新教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令人心潮澎湃。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定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思想,把培养人才第一资源的任务放在首位,对于基础研究要勇于探索,加强原创。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营销管理学院副院长万君教授: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真切感受到我们国家科研力量在发展壮大,从各个科技研发点的突破迈向国家科技体系的整体性提升,国家科技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伟大民族复兴有了坚强保障。作为大学教师,我们要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与应用的最前线,踏实培养人才,服务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在各个领域积极建功立业,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孟祥福教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科研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激发了奋斗热情,相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精诚合作下,一定会突破卡脖子技术,占领全球科研高地。
建筑与交通学院副院长宋洋副教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将科技自立自强做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加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胸怀报国之志,坚定创新信心,勇于攻坚克难,以更加卓越的创新成果突破瓶颈制约,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为国家和人民交出科技创新辉煌的精彩答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高科副教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青年安全科技工作者见证了安全科技水平的飞速成长,见证了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的直线下降,见证了新时期智能采矿和安全生产在自主创新和研发上的长足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事业发展要坚持“四个面向”,新增的“面向生命健康”是对安全科技工作者最大的鞭策,切实感受到了作为安全科技工作者应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要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切实解决安全科技领域中“卡脖子”技术难题,推进产学研融合,培养更多安全领域领军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为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创新实践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孙方红副教授:通过学习,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深刻体会到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并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入企业、深入贫困地区、深入人民健康生活,着力为国家培养大批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学科交叉能力和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让更多的大学生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砥砺前行、青春激扬,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矿业学院青年教师赵忠海副教授: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作为一名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高校教师,要紧跟学科前沿,开拓技术视野,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