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展示宣传我校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风采,发挥示范领跑作用,不断推动学校向“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迈进,学校将在全媒体平台上推出“一流专业巡礼”专题,对我校一流专业进行重点宣传。
今天展示的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安全工程专业。
国家级一流专业——安全工程专业
学院简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6年12月,其前身是成立于1961年的阜新煤矿学院通风教研室。学院目前建设有安全工程专业、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能源化学工程三个本科专业。
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辽宁省一流学科,可实现本-硕-博-博士后全学位培养。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增列安全管理工程博士点,同时拥有资源与环境类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于2002年被确定为辽宁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10年被辽宁省确定为“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 学科提升计划层次。2011年安全科学与工程获批增设为一级学科,2018年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被确定为辽宁省一流学科。
学院实验室资源丰富,拥有教育部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煤矿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发改委、安监总局批准的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中心及矿山通风技术基础研究实验室,辽宁省化石能源低碳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安全工程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煤矿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省部级实验教学平台。
专业概括
安全工程专业适应国家对安全工程人才需求,立足本校矿山安全特色和优势,拓展化工、建筑和消防领域,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能够从事安全研究、设计、技术开发和管理等工作、能够解决复杂安全工程问题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国家一流安全工程专业。
安全工程专业源于1952年保安专业,1988年开始招收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本科生,1998年调整为安全工程专业。2007年获批国家首批第二类特色专业、 辽宁省示范性本科专业,2012年获批国家“卓越计划”试点专业、辽宁省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15年获批辽宁省首批优势特色专业,2018年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在2020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中排名第一,并先后于2009年、2012年、2015年、2018年连续四次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三十余年累计培养本科生2800余人。
专业主要核心课程有《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与应急管理》《防火防爆学》《职业安全与健康》《矿井通风》《矿井灾害防治》《施工安全》《工业通风与除尘》《化工安全》等。

师资队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师69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12人。引进浙江大学、吉林大学等985高校高层次人才二十余人,具有博士学位老师占比95%。教师中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辽宁省攀登学者、辽宁省首批领军人才、辽宁省学科拔尖人才、辽宁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高层次人才20余人次。已建立起年龄、学历结构合理,教授、博导为学科学术带头人,以博士群体为学术骨干的学科梯队。
学院教师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4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奖50项,发明专利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被SCI、EI收录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7部。

人才培养效果
安全工程专业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出口为目标的专业内涵建设,聘请国家和企业知名专家为学生做讲座和实践指导,让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导师横向课题,提高科研创新能力。近三年学生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64项,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85人,发表学术论文48篇,申请专利20项。
近五年,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就业率一直为100%,读研率达25%。就业领域涵盖公共安全、矿山、建筑、化工、消防等行业领域。其中有70%的毕业生就业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国建筑、中国交通、中国中铁、中国水利水电、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各大钢铁集团、煤矿集团和科研院所等全国500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根据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调研反馈,用人单位认为91%毕业生达到优良水平,90%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后成为安全工程师或单位骨干。读研学生中有30%左右的毕业生考取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985、211高校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