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矿业学院赴东北抗联史实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责任编辑:矿业学院作者:焦悦发布时间:2025-07-04点击次数: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砥砺初心、传承抗联精神、担当新时代矿业报国使命,6月27日—28日,矿业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走进辽宁本溪,深入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及关门山抗联交通站遗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历史的回望中淬炼党性,于先辈的足迹间汲取力量。

国歌回荡:义勇军纪念馆里的民族觉醒

师生首站抵达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这座全国唯一国家级义勇军专题纪念场馆,也是《义勇军进行曲》重要素材来源地。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党员们通过展柜中斑驳的武器、泛黄的文书以及情景复原雕塑,系统了解了义勇军从自发御敌到融入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程。党员们驻足于杨靖宇将军的展区,当听到将军在弹尽粮绝、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孤身与日寇周旋数昼夜直至牺牲,敌人解剖其肠胃仅见草根棉絮的事迹时,许多人眼眶湿润。

国歌厅内响起铿锵的合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此刻的歌声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初心的叩问。

党员们走进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展馆以四大篇章全景呈现抗联艰苦卓绝的斗争史诗:抗联概况厅展示组织建制与战略布局,揭示党对抗联的领导核心作用;斗争史实厅通过战役沙盘和电文手稿,再现冰趟子伏击战等经典战役;英烈形象厅内赵尚志、赵一曼等将领的照片目光如炬,一封赵一曼写给幼子的绝笔遗书“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令在场党员无不动容;纪念展厅中,一面巨大的英烈姓名墙成为最沉重的焦点。密密麻麻的名字无声诉说着牺牲的壮烈与抗争的规模,党员们屏息凝神,逐一瞻仰这些为民族独立献出生命的英名,感受着信仰铸就的永恒丰碑。

穿过蜿蜒密林,抗联交通站遗址静卧于山崖石壁的内角。这里曾是维系抗联生命的“血管”——在日伪“集家并屯”的残酷封锁下,群众冒死通过秘密交通站输送粮食、药品与情报。

讲解员指着低矮的木头营房说道:“密营不仅是宿营地,更是伤员救治、枪械修理、冬衣缝制的基地。正是党群军民的血肉纽带,让抗联在绝境中存活壮大。”

仍记得抗联战士们的标语“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仿佛抗联将士穿越时空的嘱托。当大巴驶离关门山,这句以血泪铸就的誓言已深植每位党员心中。

它时刻提醒我们:党群军民的血肉纽带,是抗联战士于绝境中创造奇迹的根基,更是今日共产党人扎根人民、破浪前行的力量之源。重走抗联路,不仅是对烽火岁月的深情回溯,更是与时代未来的铿锵约定——矿业人必将以“钢铁脊梁”扛起新使命,让抗联精神在深地探索与能源报国的征程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