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和万)阜新是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阜新的经济转型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也牵动着每一个阜新人的心。力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海龙响应学校党委号召,投身阜新转型发展事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海龙常年从事采矿、地质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熟悉阜新地区各乡镇的产业和资源状况。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他毫无保留地积极宣传和推广最新的研究成果,为阜新地方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他说,学校党委号召我们发挥科研特长为辽宁经济和阜新转型发展多做贡献,作为共产党员,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阜新人,能以自身所学助力家乡发展既出自身为阜新人的自然情感,更是身为共产党员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和荣誉所在。
自2019年初开始,他分析阜新的自然、交通和社会经济条件,深入学习国家和辽宁省关于辽西经济产业发展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结合多年实地勘察和实验研究的成果,从“生态和环境建设需立足长远、注重积累”“资源和产业发展需深度挖掘和整合协调”“交通和信息建设融入并推动东北发展大局”“文化建设需特别突出阜新本地特色”“突出思想引领、加强法制建设,凝聚强大正能量”五方面论述提出了阜新转型发展的可行模式和做法,并于2019年8月形成了万余字的谏言报告。在学院陈鹏书记和唐巨鹏院长的推动下,谏言报告的部分内容已于近期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和阜新日报上刊载。2019年9月在第372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上,海龙受邀作了“砥砺前行、大有可为—为助力阜新转型发展谏言献策”的专题报告。报告内容发表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得到了阜新市委书记吕志成的关注和肯定,其中关于海州露天矿综合治理和文化开发方面的内容,得到了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陈磊局长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