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心系母校 饮水思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2020年考研指导(清华大学专场)交流会

责任编辑:宣传部作者: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0-06-14点击次数:

  2019年考研复试工作已接近尾声,环境学院2016级学生考研上线率45%,连续7年研究生考取率在30%以上,考取率最高的班级达到69%,已形成具有环境特色的“蔚然学风 环境育人”学风建设体系。

  为更好地开展2020年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考研工作,6月11日,环境学院“2020年考研指导(清华大学专场)交流会”在腾讯会议平台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学院邀请08级环境工程系学生、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刘博,09级环境科学系学生、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赵开云,13级环境工程系学生、清华大学在读硕士生向伦宏作专题演讲。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刘洋副教授,环境工程系主任范荣桂教授出席活动。学院17级、18级、19级同学参加本次交流会。

  刘博校友感言,本科就读于辽宁工大以来,自己十分受益于“诚朴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以及“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当时在恩师范荣桂教授的带领下,参加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给其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年会上评审专家对项目的指导仍记忆犹新,这对他之后的科研之路产生深远影响。来到清华攻读博士之后,刘博校友深深领会到清华大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舞台,能有非常多的机会与世界各地的科研大咖进行学术交流;此外,清华大学还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平台,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同时,也鼓励学生发展其他兴趣爱好,多方位发展。演讲的最后刘博校友勉励学弟学妹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赵开云校友结合自己在辽宁工大、在清华的求学过程以及工作后的经历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三点经验。一是要多多试错,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二是要多多分享,分享是信息的交换,是更广泛的学习,也是各种思想火花的碰撞,能让一个人更好的成长;三是要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多多培养自己的软实力,如领导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等,软实力的提升将使自己终身受益。

  向伦宏校友结合自己2016年备考清华大学的经历,向学弟学妹们详细介绍了考研的过程以及备考期间的复习经验。在讲述时,他谈到考研的过程就是不断啃硬骨头的过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备考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坚持过去就好了,别让自己后悔。千万别担心因为有可能考不上而放弃,希望都是自己给的,也只有自己能摧毁。你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在考试复习的过程中,由于每天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学习,这时候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突显出来,要重视营养,重视体育运动,劳逸结合,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心态,比心态更重要的是身体。

  在现场提问环节,学弟学妹们争先恐后地向三位学长请教。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学弟学妹们传授经验,耐心细致地解答同学们关心的问题。

  交流会的最后,范荣桂教授为同学们赠言: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古今能成大事者,皆为沉稳冷静之人,他们遇事不慌,处事不惊,不显山不露水,认定的事情,他们就会全身心投入其中,脚踏实地地去做,有着异于常人的耐心和毅力。我们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就要坚定信念,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去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刘洋书记勉励同学们:考研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进则退,拼的是智力与体力,大家要早准备,早动手,不动摇,不惰怠,不退缩,为梦想奋斗,为幸福努力!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的校友同步给予同学们以考研、就业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