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一个深深铭刻在中国人心中的名字。1963年,在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下,经过半个世纪的践行,雷锋精神早已经融入民族精神,在中华大地上熠熠生辉。特别是去年以来,面对疫情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抗疫情,一个又一个“雷锋”挺身而出,向险而行,让人备受触动。
在这美好的三月,建筑学子们也纷纷掀起一股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浪潮,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如何传承雷锋精神并且发扬光大的。
建筑17-1 程华
每年的三月五日是我国的学习雷锋日。每到这天“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就会唱响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个角落。最早接触雷锋这个名字还是在小学课本里,他是有着一身正气,乐于助人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解放军战士。长大以后“雷锋精神”这四个字更加的深入了我的内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实质和核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雷锋精神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时无刻不熏陶鼓舞中国人的做人法则,深入贯彻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 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交通17-1赵亮
1962年4月7日,雷锋同志在日记内写道: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这不仅是雷锋对于奉献精神的表白,也是其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真实写照。
雷锋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螺丝钉的连结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目前社会各个行业部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工作岗位,如果都能象雷锋那样发扬螺丝钉精神,对自己所干的工作有一股的挤劲和钻劲,那我们改革和发展的步子就会迈得更坚实,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走得理踏实。
建筑16-2孙彤彤
雷锋,这镌刻进每个人心中的名字,回眸六十载,他亦如鲜红的旗帜,永远闪耀着不灭的光辉,螺丝钉的精神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放眼新时代,他向上向善的人生姿态,时刻鼓舞着万千同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熏陶着一代又一代。时逢纪念,让我们一同缅怀,一同传承如沐春风的雷锋精神。
没有哪一种生命
比活在人们的心中更长久
没有哪一种精神
比长存于人们的行为中更永恒
每个人都可以是“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