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4日,建筑学于实验楼开展了以“建筑构造实际训练”为主题的科研训练讲座。本次讲座由何敏老师主讲,建筑18-1班,建筑18-2班,建筑18-3班全体同学参加。
该训练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
首先理论部分以《建筑构造》这门课程为基础,在原有内容下针对北方建筑的外墙与楼梯部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分析。对于饰面装修、外立面效果以及防火设计,教师结合建筑构造综合训练,以评图的方式,将同学们的训练作业进行了讲解;使同学们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实际设计这些构造节点分析初步掌握;为接下来的实践分析做好了准备。
何敏
硕士、讲师,现任建筑与交通学院建筑系副主任。1984年8月生,2008年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何敏老师主要从事建筑历史及其理论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科研方面,曾先后在2014年和2015年建筑史年会上发表论文《试追溯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缺失的原因》及《浅析瑞应寺大雄宝殿建筑形式特点》;硕士期间,参与国家级课题。
其次实践部分按阶段开展,前两个阶段为参观讲解,即对前期理论与后期同学独自实践的衔接。实验室常见的构造模型帮助大家解决了学习过但接触不到的问题;实际材料的连接与节点做法使得同学们深有感触。最重要的便是第三个阶段的实践——同学独自进行实例构造分析。此阶段需要同学们自选校园的一栋建筑,参观其外观及内部,了解各层平面布局和房间布置,观察外观特点。了解该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墙体类型、屋面构造、入口雨棚构造、楼梯构造,分析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是否合理。此阶段预留两周时间完成,最后实践成果以图文报告形式上交给指导教师,并由指导教师进行评分反馈。
通过此次构造实训,同学们对现场施工和实际构造做法有了直观的认识,增强了对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了校园建筑构造做法的优缺点。实际体会到工程设施中的种种限制,种种实际限制;也更加激发了同学们对建筑学专业的热爱,深深体会到要想在这个行业有所作为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