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驰)打包青春不散场,封存回忆寄祝福。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50余名教师志愿者参与、4天连续奋战、每天平均工作8小时、1万余件毕业生行李打包邮寄。教师志愿者们在这个别样的“毕业寄”用最细致和最走心的服务为毕业生上了最后一堂生动的爱校荣校思想政治教育课。
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学院659名本科毕业生无法亲自打包行李结束自己在电控的学习生活。为了帮助毕业生顺利踏上新征程,学院党委周密部署、提前谋划、因地制宜,制定了《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2022届毕业生物品邮寄方案》,坚持将服务和教育相结合、育人与育心相结合;既要将毕业生的行李完整地邮寄到每一位学生手中,也要将母校的惦念和希望真切地传递到每一位同学心中。

6月5日开始,学院针对毕业生实际情况,从人员调配到流程设计,再到后勤保障进行了部署、细化。学院专门召开教工志愿者动员大会,明确任务清单,各支部书记以身作则,带头冲在一线,发挥教工党支部堡垒作用。无论是年过五旬的老教授,还是刚刚入职的新教工,所有人都放下紧迫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把为人师者的责任融入到繁琐辛劳的工作中。带起手套,爬到床底,把每件行李的打包和整理作为送给毕业生的最美礼物,大到电脑、乐器、玩偶,小到一支笔、一本书,每一件物品都由教师们悉心整理、用心打包;教师们站凳子、开柜子,一件件物品通过视频连线向学生展示分类,从晨雾初升一直忙到夜幕降临。
“这个要不要?”“这个咖啡没过期,拿回去喝吧”“这些东西都是花钱买的,别浪费了,带回家用吧”“我的课程PPT你拿着,留个念想” ……一声声关切询问、一次次往返搬运,每一位教师志愿者都把对毕业生的关爱和祝福融在行动中、装进包裹里。老师们不但帮毕业生整理邮寄了大学期间的行李,还在和学生视频连线的结尾都向同学们送上了毕业祝福和殷切嘱托,同时将毕业的纪念章、文化衫一起邮寄给了每一位毕业生,虽然学生们不能亲自回到母校参加典礼,但他们一定感受到了学校和老师们深深的祝福和殷切期望。

孙滨老师克服身体的不适,在视频里饱含深情地让同学们放心:“再苦再累也愿意,希望毕业生们能够牢记校风校训,祝福大家前程似锦!”年过半百却依然奋战在打包工作一线的程漠强老师和本班同学通过微信视频等形式逐一沟通,只要同学们有需要,他有求必应,虽然他背负着艰巨的打包任务,但他从未降低标准,无论过程多么繁锁,物品多么分散,他都全力寻找、细心包装、精心放置,坚持把同学们的青春回忆完整地塞入行囊。新入职的辅导员张新鑫从未经历过毕业季,在一件件细心查找,一包包精心整理,一声声关切询问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作为辅导员的大爱与担当,既有坚定的责任意识,又有温情的师者之爱。赵长亮老师虽然不是毕业班班导师、电控教师,但也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前一天深夜忙完自己负责的寝室,第二天看到学院群里新的调度通知,马上回复:“我这就去支援!”志愿者教师中多见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有家中孩子刚满一岁的新手妈妈,还有很多教师放弃陪伴孩子夫妻齐上阵,这一刻他们是更多孩子的“家长”。毕业生们看在眼里,感恩在心。“感谢”“感动”“泪目”“不舍”一时间成为电控毕业生朋友圈里的高频词汇。

所有的老师都全程携带充电宝,防止手机没电无法与学生保持沟通,这是一场脑力与体力共同配合的“挑战”,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学生,未来的路,要学会轻装上阵,学会放弃,才能走得更远。这场特殊的“直播”,见证了2022年不一样的毕业季。

“一次电控行,一生电控情”,全员参与、全心投入、全情付出,电控教师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上好毕业生爱校荣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送毕业生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