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软件工程教指委秘书长陈志刚教授受邀到访我校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指导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陈志刚教授以“特色软件人才培养探索”为题做了专题报告,并与学院教师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互动。
陈志刚教授报告从智能迸发-时代之趋、探索实践-推进改革、人才培养-特色软件、展望未来-把握潮流四个方面展开。在智能迸发-时代之趋方面,陈志刚教授认为AI是赋能万物的新时代趋势,讲解了AI怎样服务于教学与科研、AI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中的落地案例等,他鼓励教师正确应用AI于教学、科研中,同时强调学生在应用AI辅助撰写学术论文时教师需要认真甄别,避免文章抄袭或侵权以及实验数据非真实性等情况发生。在探索实践-推进改革方面,陈志刚教授在构建深入实践的基础环境、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实践过程中的研究与总结、持续优化创新实践模式方面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在人才培养-特色软件方面,国家自2000年后发了国发〔2000〕18号、国发〔2011〕4号、国发〔2020〕8号三个国字号文件,对一个专业来说,绝无仅有。陈志刚教授讲解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思想、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传授一流软件研发知识的双师型结构的队伍、培养出满足国家和地方需求、充满竞争力的一流软件人才,提出了特色软件人才培养的十大建设任务。在展望未来-把握潮流方面,软件工程学科作为与AI有强大“血缘关系”的学科,陈志刚教授从打造未来教育新生态、引领未来教学新模式、重塑未来教育新形态、创造未来教学决策新方法深入讲解,推进AI赋能教育进程,扩大AI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
主题报告后,陈志刚教授与学院教师在非常融洽的氛围中就工程教育认证、AI辅助教学科研、学生培养、教师成长、学科建设、学科交叉具体做法、中南大学各学科职称评聘等方面进行深入广泛交流互动。
通过本次主题报告和深入交流互动,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进一步明晰了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方向,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怎样规划个人发展以及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学生,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陈志刚教授简介:

陈志刚,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湖南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通信学会副理事长,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研究生教育委员会常委会常委,“信创人才产教融合共建计划”智库专家,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
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无线网络与协同计算、网络与分布式计算、移动医疗、物联网。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编译原理》、《分布式系统》、《人工智能原理》等课程,是国家精品课、国家级一流课程主讲教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