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公共管理与法学院于新华楼304教室召开2021年春季第一期“慧”讲台——“传统民间艺术:剪纸文化”。此次讲座由行政18-1班董学莹主讲,特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何红月出席此次讲座,全体20级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活动伊始,董学莹从十大民间艺术切入,通过与台下同学互动的方式引出了此次讲座的主题——剪纸文化。随后,她从剪纸的起源、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剪纸文化,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剪纸名家的作品,如阜蒙县剪纸艺术传承人朱月岚老师的《虎娃》、陕西剪纸艺术传承人库淑兰老师的《剪花娘子》等。在展示了几种剪纸作品中常见的花纹以及图案的样式和寓意后,剪纸艺术家何红月老师现场指导同学们制作“春的使者”剪纸,尽管是第一次接触剪纸艺术,但同学们热情高涨,并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陆续完成了各自的作品。通过同学们动手参与到剪纸活动中,相信会有更多的同学对非遗艺术之一的剪纸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对非遗艺术的传承有很大的帮助。
郭沫若先生曾称赞剪纸艺术:“一剪之巧夺神州,美在民间永不朽”。在当今社会,许多非遗项目都面临后继无人的难题,本次“慧”讲台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剪纸艺术,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同学们对非遗艺术的兴趣、提高对非遗传承的重视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