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春校园 - 正文

【青春丨践·行】(三)外国语学院“党旗引领,乡村振兴行”团队实践纪实

责任编辑:校团委作者:校团委发布时间:2024-08-23点击次数:

【编者按】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深化实践育人工作,切实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我校组织开展了以“奋进青春正当时 挺膺担当建新功”为主题的202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建733支实践团队,7800余名学生奔赴祖国各地,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彰显青春风采,共享青春力量,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学校特开设【青春丨践·行】专栏,用影像和文字材料展现报道辽工程青年学子的青春实践,履行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学生将课堂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我校外国语学院依托“党旗引领,乡村筑梦”乡村振兴小站,“党旗引领,乡村振兴行”团队坚定“自找苦吃”成长路径,走进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白玉都村开展“三下乡”活动,学子们奔赴乡村一线,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走进身边课堂,助学成长收获多多

教育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助力农业科技发展的根本保障。为实现乡村人才振兴,促进乡村教育、文化、素质发展,团队成员发挥专业优势,提前针对不同的学龄儿童进行备课,为白玉都村的小学生们补习英语,培养英语学习乐趣,提高乡村儿童英语能力。

在课后,白玉都村的家长们和小朋友们一致表示补习效果显著,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同时能够做到能力提升,“大哥哥大姐姐们把学习英语变得特别有趣,明天我还要来上课!”孩子们在课堂中学到了知识、收获了快乐。孩子们十分懂得感恩,给老师们带来了糖果表达自己的友好和感谢,这种质朴热情又天真无邪的模样深深感动了大家。


多彩课间活动,拉满童趣快乐值

除了英语学习,团队成员为小朋友们组织丰富的课间活动。与小朋友们一起组装科学装置、做科学实验,寓教于乐,寓学于趣,提高动手能力,全面发展;与小朋友们一起制作非遗漆扇,将党的知识宣传融入漆扇制作中,由小朋友们自行书写漆扇内容,绘画漆扇样式,在这项活动中,孩子们既学习了非遗传统文化,又了解了党的光辉历史;此外,团队为乡村儿童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对于防火、防溺水、防网络诈骗等安全知识进行普及,在暑假之初将安全意识浇灌在孩子们的心田,陪伴他们度过愉快又安全的假期;团队开展了有关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讲,内容涵盖了中国绘画与书法、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等,采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既发挥出了专业特色、锻炼大学生群体的专业能力,又为乡村小朋友们展示了辽工程外国语学院的专业魅力,让传播中国声音、传承中国文化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孩子们的心里。


走进田间地棚,参观学习特色农业发展

“党旗引领,乡村实践行”团队成员来到白玉都村特色香瓜大棚,参观了香瓜的生长环境,当地农户介绍了香瓜的种植和管理经验,近几年香瓜价格波动对经济收入影响,为今后团队成员助农促销打好基础,以品牌强农战略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当地坡耕地较多,水土流失严重,道路不通畅,村民们的种植工作开展十分困难,如今利用小流域综合治理让水土保持措施得以全面发挥,提高经济效益。团队成员走进田间地头,观摩梯田的构成,体会当地村民智慧的结晶。在阳光下,红旗飘动,梯田葱郁,青春闪耀。

汲取奋进力量,聚力振兴砥砺前行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历经困难而不衰的强大精神动力。团队走进了白玉都村主题文化广场和白玉都村党史角,领会“三沟一都”精神,学习欧力玛、海宝等先进模范个人事迹,整理白玉都村村史,学习老一辈优秀党员冲锋在前,敢作敢为的宝贵精神,感受精神力量,党员、团员上了一堂重要的思政课,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实地深入调研,青春奉献乡村振兴

团队部分成员来到白玉都村村民家中,与当地村民进行宣讲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帮助村民了解国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出台的政策和落实的重点工作;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农村经济结构构成,调研乡村振兴情况。村民们十分热情,调研过程中有村民称赞道:“现在村里变化很大,路平整了、环境也干净了,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在团队成员与其交谈之中能感受到村民幸福感有所提升,团队成员表示国家需要青年以青春的力量和活力赋能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发展。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党旗引领,乡村实践行”团队会继续深入农村,感悟国家发展进程,为乡村振兴发展,祖国繁荣昌盛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