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沈学利教授
图为工作中的沈学利
沈学利,男,1969年10月生,江苏省连云港人,教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院长、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兼)。中国煤炭学会计算机通讯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青年决策咨询专家库专家、辽宁省大数据产业校企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共产党阜新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党代表。多次获得辽宁省教学名师、全国煤炭教育先进工作者、阜新市优秀专家、辽宁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育人先育德
夯实学生做人基础
“诸多事实一再告诉我们,学会做人比学会做事更重要,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学生育德的教育。”这是沈学利老师一直践行至今的教育理念。在25年的教书育人历程中,他做到了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使之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引导、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差异、网络信息中各种不同思想和观念、近代中国人民探索奋斗史、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巨变等等;引导、教育学生关心他人、互相帮助、承担相互间的责任;引导、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家庭、孝敬长辈、负起应有的家庭责任;引导、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国家的大事、国家的发展和国家的前途;引导、教育学生学会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关注时事。沈学利教授通过这五个“引导、教育”,润物于无声,使学生逐渐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民族自信和家国情怀。
潜心教学研究
传授学生做事本领
沈学利始终坚持给本科学生上主干课,主讲课程有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汇编语言、软件工程等。他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带领团队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制作课件,在已完成的课件里面都渗透着他的实际教学、研究工作的经验、收获和体会。比如: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PPT设计,恰当使用动画、颜色、对象、字体、字号,甚至将一个个字符做成一个对象,力争反应思维和算法处理的过程,利于学生理解,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他在教学活动中坚持在理论指导下开展理性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探索未知的意识,通过五个“倡导和践行”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倡导和践行“以知识为载体,教师在对问题的研究中教,学生在对未知的探索中学”;在培养方案制定上,倡导和践行“面向实际和未来,提高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对培养目标实现的支持度”;在课程教学上,倡导和践行“摆脱课程为本、教师为本、教材为本的束缚,以知识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倡导和践行“在理论指导下开展理性实践,强化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关系中,倡导和践行“教”与“学”双方的密切配合,将教学目标从“教师教了什么”提升到“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会做什么”,诸此种种导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进而促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结合。
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外,他还潜心教学研究。在2008年学校提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施意见》之际,他就开始从培养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研究培养应用创新型IT人才。2012年依托辽宁省校企协同创新工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研究与实践试点项目不断完善培养模式,全面推进创新创业IT人才培养。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形成了校企生三方联动分段渐进式培养创新创业IT人才模式。该模式通过规划校企协同育人方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理念、确立分段渐进式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来实现,多年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致力科学研究
实现教学科研相长
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沈学利一直承担多项科研项目,主持《企业信息网络安全优化应用研究》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参与完成国家863项目《元宝山露天煤矿 CIMS 应用示范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时变数据流的煤与瓦斯突出非线性实时预测研究》等各类项目30余项,大多与教学紧密结合,锻炼了一大批学生。他研究的成果先后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项(署名第3)、二等奖2项(署名第2、7)、三等奖4项(署名第1、1、2、6),在国家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在2003年被辽宁工大评为《辽宁工大首届青年科技学术精英》称号,2014入选为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2015年被阜新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专家。
沈学利对科研和教学的关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学能力不等同于科研能力,科研只有在“所教即所学”的情况下,才能促进教学的提高;科研的积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教育价值,大学教师不能只做知识的“搬运工”,这样培育不出创新型人才,所以不可将科研与教学对立。”他在科研中努力做到摒弃那种“所教非所学”的现象,而是真正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让学生从事科研工作。
初心与热爱
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源于初心与热爱,自1992年任教以来,沈学利一直坚守在本科教学第一线,每学年主讲本科生理论课不少于100学时、硕士研究生课64学时,几乎每天都熬夜备课、做科研。
在谈到今后设想时,他概括为五个“一如既往”:一如既往地为专业建设服务,以专业建设上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坚持内涵发展,继续研究专业建设,为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做出贡献;将一如既往地做实实践教学工作,在新工科背景下研究地方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工程实践培养质量达到新工科人才要求,研究在有效双赢模式上实现校企协同的工程实践培养,形成校企协同的工程实践培养体系;将一如既往地做好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积极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思考,发挥自己优势,撰写精品教材;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教育教学研究,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紧密结合实际,努力做到“有高度、接地气”,站在前沿,站上高度,提升工作水平;将一如既往地带好团队,瞄准专业目标,系统地组织教学,交流授课经验,分享课程与教材建设成果,提高团队水平。
有一种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润泽心田;有一种付出,无需思量,来自博大的胸怀。沈学利从教25年来,守住一方净土,安于三尺讲台,用爱与责任诠释了教育,受到师生普遍尊敬,先后被评为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学校教学名师、2018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