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师者,他传道、授业、解惑,孜孜不倦;作为学者,他埋头苦干搞科研,成绩斐然。教研战线,他努力拼搏;三尺讲坛他治学严谨。他,就是力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俊光。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在教育的岗位上辛勤耕耘。担任理论与应用力学系主任,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该同志思想政治觉悟高,为人正派,作风朴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彻到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深受学生、同事、领导的好评。
一、思想素质良好,政治信念坚定
王俊光同志思想政治素质好,理想信念坚定,能够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教学工作热情饱满,特别是在任理论与应用力学系主任和系教学秘书期间,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在他和全系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理论力学系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辽宁省本科专业评估中,理论与应用力学系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获得了辽宁省专业排名第一;2019年11月,他积极组织动员全系教师参加辽宁省首届基础力学讲课大赛,全系共7名教师参加比赛,经过多次组织、培训,最终获得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的好成绩。对系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细致周到,特别是在本科学士学位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任务,得到了院系领导的肯定,为理论与应用力学系的发展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2020年疫情期间,在学院党委的号召下,王俊光老师积极组织理论与应用力学系教师,多次到学生宿舍打扫卫生,为久未回家的孩子们整理内务,同时他还组织自己的研究生,积极参加为毕业生打包服务,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总之他为人正直,做事干练,不计较个人得失,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局意识。
二、教学水平精湛,热心教书育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王俊光老师一直承担力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的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每年超额完成学校规定教学工作量,先后讲授过的课程有《理论力学》、《工程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和《结构优化设计》等。在具体工作中,他能够做到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关,工作态度端正。备课详尽、细致,精心设计教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掌握教学节奏。积极将课程思政引入课堂教学这一最重要的环节,他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总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年的教学努力和创新,2020年他主讲的《理论力学》课程被评为力学学院金课程建设。为了更快和更好的提高课堂授课效果,传授学生更多更新的知识,王俊光同志还非常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工作技能的提高。无论是重复课还是新开课,他都认真准备每一堂课,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并且注重授课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治学作风,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他教过的学生都肯定地说,听了王老师的课没白听,既学到了知识,又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理论力学》课程作为力学专业的学生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骨干课程,多年来他一直探索课程的改革和发展。随着教与学模式改革的深入,在理论力学教学过程中,他紧紧围绕课程设置目标,将课堂讲授与学生参与紧密结合,逐步将以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助学为主,由于理论力学理论性较强,所以有些推理性问题由教师讲授为主。为了培养学生的力学建模和力学计算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及团队意识,采用项目教学与课堂讨论结合、综合训练、课堂讲评课、课外实验相结合,并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或任务,将教学活动与工程实际结合,将实际的工程结构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为学习相关的后继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提高学生整合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也因此成为了力学学院公认的“金牌教师”。
王俊光老师还非常重视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先后承担了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素质模型的工科院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校级教改课题《以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等,参与省部级、校级教改课题6项,撰写教改论文4篇。从2014年我校启动合作教育基地建设以来,王俊光老师积极联系合作教育单位和实习基地,每年的寒暑假都会安排大量的学生进企业参加合作教育,真正将理论研究与工程实际有机结合,目前大连乾邦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已经成为理论与应用力学系学生的长期实习基地,通过近几年的合作交流,深受企业、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除了课堂教学,王俊光老师每两年承担一次周培源力学竞赛校内的选拔、校内辅导等工作,每到有周培源力学竞赛的学期,也是王老师最繁忙的一个学期,每周三次课的周培源力学竞赛的辅导,每次课三个半小时的辅导时间,在学生看来,王老师实在是太辛苦了,但是王老师一直把这项竞赛当作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力学竞赛的题目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为了拓宽知识面,王老师每次课都花大量的时间收集资料,多次和清华大学、河海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相关教师请教和探讨,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近几届的周培源力学竞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国家三等奖1项,辽宁省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
除此之外,王老师还承担了部分毕业生的论文指导和实习指导工作。每次从选题、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写作直到定稿的完成,他都做到仔细过问,悉心指导,让学生能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使论文写作得以顺利完成;对于学生的实习指导同样认真负责。他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获得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协会优秀本科毕业论文1项、校优秀毕业论文2项。王俊光同志还经常在课下与学生交流,理解学生的意见和心声,征求学生对自己教学方面的建议或要求,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他耐心解答、正确教育和引导,这些都为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