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大人物 - 学子风采 - 正文

将志愿服务进行到底 ——力学与工程学院17级 孙艳姝

责任编辑:宣传部作者:发布时间:2020-11-18点击次数:

孙艳姝,女,力学与工程学院理力17-1班学生。她专注投身工作,热爱公益事业,从小深受爱国主义教育熏陶,具有无私奉献的情怀。因赤诚之心而树立报国理想;因心有担当而散发独特光芒,每一次艰巨的任务,带给她积极探索的动力;每一次挑战的来临,让她更坚定自己的内心,提升自己、帮助他人,志愿服务与奉献精神在她的生命中铭刻下坚实的印记。

年少未经事,已萌报国心

她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妈妈和奶奶都是教师,由于父母工作忙碌,她大部分时间由爷爷奶奶抚养,这直接影响到她的价值观的形成。爷爷从小为她讲述雷锋的故事,教导她要做一颗“螺丝钉”,在为人民服务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对于当时的她而言,每天总要缠着爷爷讲雷锋、董存瑞、焦裕禄等人的事迹,就像很多儿童喜欢看童话书,并幻想着成为里面的王子公主一样,她一直渴望着长大以后能成为雷锋那样的人,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初立价值观,以助人为乐

所思所想,过影留痕,她助人为乐的品行从小学时就初步形成。一年级时,老师让同学们带着汉语拼音卡片学习语文,她的同桌由于家境原因,卡片用的是哥哥姐姐留下的。她在课上注意到同桌情绪低落,卡片缺了几张,于是想都没想,将空缺的卡片用自己的补上。时隔多年再回想起此事,回想起当时自己的不假思索,她认为:看到别人被帮助后开心的神情,那对她而言是更大的快乐。

高中时,她多次获评“德育标兵”、“诚信标兵”、“爱心大使”等志愿服务类荣誉,但令她乐此不疲的,不是每次接过奖状时的自豪,而是与志愿服务对象互相沟通、解决问题后的身心畅达。在很多志愿服务活动中,她都会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最后成为朋友,互通有无。她感叹自己何其幸运,有幸生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能够真正地践行当初的理想。她的父亲是一名历史爱好者,有时候会给她讲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刚正不屈、胸存浩然”的谦谦君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耳濡目染下,让她明白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注重品德修养、自强不息、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国家。

争当组织者,践行服务愿

20179月,她正式加入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理学院风曦志愿者服务队,每当空闲,她都会来到养老院和启智园看望那里的老人与孩子。在启智园与孩子们相处的那些时光,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她说,启智园的孩子们是人世间最纯洁的孩子,是上天派来的天使,是星星的孩子,每一次与他们的相处,都是心灵的一次净化。

20197月,她带领学院团委12名学生干部前往阜蒙县平安地镇土城子村,进行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只有短短一周,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地孩子很聪明、很听话,但当被问到未来的计划和打算和以后所要完成学业时,孩子们却摇了摇头,她问自己所带的六年级学生能否上初中时,孩子们都举起了手,而谈到是否有信心考上大学时,只有一个举起了手。作为一名党员,她认为理应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果有机会,她会再次来到这里,帮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翅膀。

2020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经历了艰苦“战疫”,才获得了阶段性胜利。春节期间,她向大连市红十字会捐款500元,向大连市慈善总会捐款800元,在她看来与疫情严重时不顾小家、不顾生死、毅然投身于新冠肺炎患者抢救的医务工作者而言,自己所为算不得什么。

展翼向沧海,卫国志不移

今年10月,她成为了中国第1657059名器官捐献志愿者,当登记成功的那一刻,她热泪盈眶、思绪万千,因为她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和公益事业融入到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她说,自己虽然只是个普通人,就如大河中一朵不起眼的浪花,但即使再平凡,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她会时刻严加要求自己,配得上党员这一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