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矿业学院地质工程地质18级1班 崔云昊)

邢景超,矿业学院,采矿 17-3 班,是 2020 年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之一。大三这一学年综合绩点是 3.3378,加权平均分 86.1944 分,位列 17 级采矿工程专业第一。目前,刑景超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 SCI 一篇,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内论文四篇,拥有实用新型专利三项。今年还获得了“挑战杯”金奖两个,铜奖一个;“雄鹰杯”校级金奖四个,银奖两个。
刑景超不仅是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还是一名中共预备党员,矿业学院团委副书记,采矿 17-3 班的团委书记,采矿20-1 班的副班主任。从大一开始,刑景超就知道,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习成绩,但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他从大一开始就参加了团委的工作,他从部员到部长,中心主任,再到团委副书记。这些需要很多的精力和时间。邢景超认为这些都是值得的,因为这些工作虽然让他付出了很多,但他觉得收获的要比付出多得多。因为就是通过学生工作,让他明白了效率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你在同样的时间解决好更多的工作,这样你就会在同样的时间中完成更多的工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比别人就多出了时间。”他平静地说道。
也是因为团委的工作,让邢景超在大一就走上了科研竞赛的道路,谈到这的时候他感谢了一位学长,贾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这位学长带他推开了科研的门。于是,在大一期间,刑景超第一次开始准备“雄鹰杯”比赛,从前期选择项目方向,准备工作,再到后来的写创业计划书。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甚至可以说是痛苦的,但结果是好的。第一次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参加比赛, 作品就获得了校级立项。这次竞赛让邢景超获得了自信,但并没有骄傲。竞赛 结束后,他找出不足,累积经验。准备在下一次的比赛获得更高的成就。很快,在大二,邢景超就参加了工商管理学院举办的“三创比赛”,最终进入了决赛,作为南北两校区唯一一支队伍参加了 葫芦岛校区的答辩,并进入了省赛,获得了省二等奖的荣誉。通过这次比赛,可以算是“入了门”。这时,对邢景超科研道路有帮助的第二位“引路人”出现了,他就是邢景超的本科班主任汪北方老师。“汪老师无论是在学习,科研方面,甚至是生活和性格等多个方面都给了我很大的影响!”邢景超激动地说道。是的,在科研方面,汪北方老师给了邢景超更专业的指导,使他的科研进入了采矿专业的领域。邢景超参加了汪北方老师的课题研究,凭借研究成果参加了“采矿模型”大赛,并参加了第三十三届“采矿年会”进行交流和学习。最后,通过积极协助老师研究实验和团队的合作。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了《支架运行自适智能供液理论与技术研究》 发表SCI 论文,并通过此项研究衍生了三项实用新型专利。
如果,让你选择这些竞赛里最深刻的一次,你觉得是哪一次?他沉思了一会说道:“我觉得是和学长去青岛参加的第六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当时我们队伍的项目名称为“无人机智能采矿”,这次比赛是一个国家级的比赛,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一起同台竞争。其中就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这样的顶级名校。有机会通过这样近距离的接触是一个很棒的机会去认清自我,定位自我。在比赛过程中通过作品的展示,想法的讲解。在作品和想法等方面发现大家之间的差距确实是存在的。通过这次比赛改变了我的认识,有一种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感觉,有很多东西值得让我去学习,有很多想法可以去借鉴,无论是设计还是作品讲解等等方面。
那通过这次比赛,认识到这样的差距会让你有挫败感吗?
“当然会有一些,但我觉得这还是可以接受的,这样会更加激励我,让我意识到差距,想办法去尽力弥补它,也算是通过这次比赛上了宝贵的一课。”他说道。
那为什么会选择“无人机智能采矿”作为研究项目呢?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像斗卫星定位系统,人工智能技术算法,还有很热的 5G 技术等等,都在慢慢走向成熟。所以完全可以将这些技术应用到采矿工程上来,将传统行业与新技术结合。采矿也正在从自动化阶段走向智能化阶段。而无人机技术从 20 世纪五十年代末发展至今,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而无人机的主要优点就体现在复杂和危险环境下航空检测和侦察。”他说道。
那你是如何平衡学习,生活与科研竞赛之间的关系呢?
“说来惭愧,如果可以重来一次大学生活的话,我也不会放弃科研,而是比现在更注重学习,如果现在时间分配是六四分的话,那我会改成五五分,在学习和科研都做到不留遗憾。
邢景超也给学弟学妹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首先,你要向你的目标靠拢,为下一步做好准备,打好提前量。比如说,如果你本科毕业后要去工作,那你就要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多考一些专业相关的证书,利用寒暑假去专业实习,积累经验,还可以赚取一些生活费;如果你想考研的话,你也要注重学习,在保障学业的同时,看一些专业相关的论文,可以试着写一下小论文。
你可以把你的大目标分成小目标,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去完成。或者把大段的学习时间分成阶段性的,比如说一个学期四个月,我会把前两个月时间都分配给科研,比赛。而后两个月时间,我更注重于复习。
最后,就是压缩你的课余时间和娱乐时间,为一些事情让步。虽然说起来很容易,但做出来绝对不简单。所以我们需要克服惰性,走出舒适圈。”
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邢景超没有一次走形式,而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去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大一暑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公众号育人功能研究》获得校级优秀团队,大二暑假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振兴东北,治理沉陷区》获得国家级优秀团队。而且,邢景超还成立了学院科研小组,在小组内把自己的一些竞赛经验传授给了学弟学妹们,并带领和指导他们参加科研竞赛,均取得不错成绩。并且,邢景超还会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勤工俭学,已经实现经济独立两年了。
就在采访的前不久,邢景超也是通过了学校直博生的复试面试,已经是我们学校的一名准博士生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邢景超在以后的科研道路上继续探索而行,早日寻得心中真理。
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报》第3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