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大人物 - 校友风采 - 正文

煤 海 扬 帆 无 尽 头 ——记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付贵祥

责任编辑:作者:孙海瑞发布时间:2007-05-22点击次数:

开滦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在她漫长的历史轨迹中,每走一段艰难的历程都伴随着开滦人科技兴煤的铿锵脚步。在这几代人不断延续的印记中,有一位执著的跋涉者,如醉如痴地走在煤炭工业科技创新的前列。1998年以来,他多次荣获矿务局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市级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并先后荣获煤炭工业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这些荣誉记载了他在煤炭科技战线不懈奋斗的足迹以及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追求!他就是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付贵祥。

奉献矿山的真挚情感

1983年,付贵祥由阜新矿业学院毕业,被分配到生产条件最差、技术比较落后的开滦赵各庄矿,在机电科当了一名技术员。初到矿山,看到高高的井架,飞转的天轮,他心潮澎湃……“用其所学为矿山服务”,正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现实并没有想象中道路那样平坦。他所在的运行车间主要是负责立井提升设备的维护工作。由于这矿是个百年老矿,提升绞车都是解放前的设备,技术十分落后,各种安全保护装置不完备,一直是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和威胁矿井安全提升的重大隐患。到矿不久, 一次坠罐事故,深深触动了他的心灵。他想:假如那个罐笼上有矿工兄弟,那后果……他简直不敢往下想。他开始暗暗感到:自己学的是电气自动化专业,自己的理想不仅是改变提升设备的落后面貌,更重要的是负有保护矿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责任啊!他决心用自己所学知识来改善矿井提升设备的落后现状。在赵各庄矿的7年多里,他当过车间主任、副科长、科长等职务,但他的技术革新改造始终没有停步。他和工人师傅们一起,围绕机电提升系统的各类难题,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年年都有新的成果:1985年,研制了直流绞车信号闭锁装置等;1986年,研制了提升机安全回路自动监测系统等;

1988年,他带领工人们研制的集18项保护于一体的TZP-A型矿井提升机综合保护装置,不仅通过了部级鉴定,向全国推广,还荣获了“河北省发明金奖”和“全国青少年制作优秀奖”。那套综合保护装置至今仍使用在各矿的提升机上,它一次次地成功监控着设备运行情况,成了矿井安全提升的守护神。大家因此称他为 “矿山机电尖兵”。有一次,为了研制井筒罐笼防坠器,他白日下井测绘,晚上查阅资料、伏案制图设计,利用休息日进行试验,一干就是几个月。单调的试验非但没有冲淡他的技术改造热情,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他带着对矿工兄弟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坚持着,经过一次次地试验、反反复复地修改,终于研制出了矿井提升机的保护装置。可是,就在提升机综合保护装置要调试的那一天,付贵祥怀胎十月的妻子临产了。面对工作和家庭中两个喜讯的不期而遇,他兴奋之余,又双眉紧锁:“我们夫妻都是外地人,附近又没有亲戚,按理说,我应该陪伴妻子去医院。”但是他又想:“今天是保护装置试验的关键阶段,如果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自己家里的事情再大,也是小事呀!”他没有多想,只好与妻子商量,让她自己去医院生产。妻子看到丈夫为难的表情,她默默地点头同意了。她理解丈夫的工作,理解丈夫的心意。当天上午,当综合保护装置试验成功以后,他马上加紧上井,盼着在妻子生产之前赶到医院,好给她一点安慰,企盼着能听到小生命坠地的第一声哭啼。但是,当他穿着工作服匆匆赶到医院的时候,妻子已经做完了剖腹产手术。看着脸色苍白的妻子,他内心十分内疚。他想道歉,但出口的第一句话却是:“井下的活干完了,安全提升有保障了,这功劳也有你一份” !

技术创新的带头人

1993年,他由赵各庄矿机电科调任当时的开滦矿务局机电处任副处长,由一个技术改造的实践者,变成了机电技术的管理者,管理工作范围由一个科一下子变成了十几个矿。从那以后,他不只是对一个科的机电管理负责了,要对全开滦十几个单位的机电安全运行和发展负责,他肩上这副担子更重了。

上任伊始,他首先深入各矿的井下一线进行调研,一扎下去就是好几个月,还整整记录了一大本的工作记录,回来后又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基本摸清了整个矿区机电系统的现状,对各矿井的大型机电设备存在的重大问题,按轻重缓急分析排队。他感到,大型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问题,是威胁当前安全生产的重点,必须尽快解决。于是,他又开始瞄准了一些矿井的立井罐道、提升绞车及制动系统、主扇风机等关键环节,开始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隐患排查和技术改造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一些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被一个个地排除。 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开滦的科技竞争能力,他时刻关注国外最新的科技动态,开始认真考虑下一步如何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问题。1998年,由于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煤炭库存增加,市场疲软,企业经济被迫进入低位运行。企业要生存下去,降低成本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也同样思索着一个问题:“原煤成本中电力消耗就占了约40%,遍布矿区的上百台大型机电设备是耗电的老虎,必须下决心解决它、降住它”。于是,他经过多次的调研和反复分析,及时提出开滦机电线实现“四个转移”的战略发展思路:机电工作要向高科技转移、要向采掘一线转移、要向多经战线转移、要向效益型方向转移。同时,在全局推行原煤生产和运输系统自动化,采掘一线设备和大型洗选设备智能化,管理发展网络化等构思。这些构思在他的极力倡导下逐步变为现实。1996年,吕家坨矿业公司安全监测系统技术改造,他对系统方案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审查,并提出了多处修改建议。在工业性试验期间出现了问题,他就坚持和大家一道吃住在现场,一连几天都没有合眼,终于查出原因,系统又开始正常运行,他才缓缓舒出一口气,拖着疲惫的双腿离开现场。身边工作的同志说:“对于大的工程,付总一向是从头盯到尾的,从不懈怠”。像602厂火工品生产系统自动监测、唐山矿业公司电网监测、钱家营提升机电控系统S31改造等产业技术升级项目,无不倾注了他的心血,每个改造现场都能看到他熟悉的身影。几年来,大型提升机数字化改造、矿井主扇变频改造、大型水泵节能改造,以及大力推广井下运输皮带化,大型溜子铸造化,采煤机变频调速等一系列更新改造中,处处都洒下了他的汗水。而换来的是开滦的机电装备开始向高效率、低能耗的方向升级。,在电价上涨,企业用电负荷增加的前提下,企业总用电量连续几年实现负增长,企业电费成本下降,每年为开滦节电上亿KWh ,为企业度过低位运行的难关立下汗马功劳。

1998年,付贵祥被任命为开滦集团公司机电副总工程师。作为一个企业的高级技术管理者,他深感责任重大。1999年,开滦进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企业开始实施以科技为先导的煤炭生产、洗选加工、煤炭储运三个基地建设,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向集团化目标迈进。付贵祥的工作日益繁忙。他看到技术落后、设备老化是严重制约煤矿发展的障碍,必须引进和开发新技术,否则高产高效、产业升级都是一句空话。开滦必须依靠高科技,运用高新技术来改造和装备主要生产设备。为实现这一目标,他积极组织研究,与有关院校等多方联系,寻找适合开滦特点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几年来,他组织有关单位研究拟定了开采钱家营矿较薄煤层、范各庄矿和唐山矿中厚煤层、林西矿建下条带开采所需的配套装备,确定采用高性能综采设备,使特殊煤层的生产能力提高到年产100万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由他组织研究选定的适应开滦特点的高产高效配套设备,已成为开滦集团公司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主力设备,实现了集团公司在特殊生产条件下综采设备应用上的创新。

他组织完成轻放工作面采煤机更新机型,组成了高档次轻放装备,使回采强度可达到日产1000吨水平,同时可适应煤层赋存条件的变化,为今后轻放设备的发展进行了新的尝试。

所有这一切,只要是他认准了的,就坚决干到底。几年下来,开滦集团的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这些成果中不知有他付出的多少汗水呀!他不仅关注具体的科研和技术改造,而且更重视从宏观上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他主持了开滦集团机电“十五”发展规划,主持编写了《开滦机电技术手册》、《技术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等基础技术编写工作。为了引进技术创新机制,他主持组建了省级开滦技术中心,积极创建国家级技术中心,组织引进较大的科研成果十几项;建立开滦博士后工作站,推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与大专院校进行广泛的技术学术交流,进一步开阔了开滦的科技视野,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后劲。

永无止境的人生追求

作为一个管理者,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他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的成果是丰厚的。他组织研制的主扇风机变频调速系统,实现了主扇风机的风量、风压的无级调速和远程调整风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他主持开发的TDZ-01型可编程矿用提升机电控系统科技成果获河北省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负责研究的“矿用提升机数字化改造技术”获“九五”国家技术创新项目优秀奖;他组织实施开滦集团设备管理网络化、计算机化工程,使开滦设备装备水平在煤炭行业中名列前茅。多年来,他撰写出了大量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如“利用废弃矿井设施水力蓄能发电的设想”、 “关于水煤浆的研究与应用”、“关于煤的液化研究与应用”、“煤矿主扇风机变速节能方法”、“主扇风机调速研究”等专著,在国内煤炭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他还参与了2001年版《煤矿安全规程》电气和提升部分的编写;所编写的《矿井提升机运行许可证标准》以煤炭部文件形式已在全国推广使用。2002年他获得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学位,开始担任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任中国煤炭设备协会副理事长,《煤炭机电》杂志编委,煤炭提升学会委员,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面对成绩,他没有丝毫的满足。他说:“市场竞争是不断延续的,企业要生存发展,科技创新就永远也不会停止的。因此我人生的追求也永远不会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