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大人物 - 校友风采 - 正文

马兴瑞:大学教授转战航天领域

责任编辑:作者:孙海瑞发布时间:2008-10-06点击次数:

马兴瑞:大学教授转战航天领域 当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上太空,航天员成功完成出舱行走的壮举时,承载着巨大压力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马兴瑞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虽然此前已参与组织过30多次宇航发射,但这一次更加不同寻常。在仅仅进行了两次载人飞行后,就实现航天员从舱内活动到舱外活动的跨越,在世界航天史上也不多见。

从知名学者到航天带头人

马兴瑞是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的受益人,他考入了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而后又先后进入天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国务院学术委员会颁发国家学位制度后的第一批博士生。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书期间,马兴瑞有幸师从著名的力学教授黄文虎。学习期间,他的钻研精神深得导师赏识。1988年3月,凝聚着马兴瑞心血的博士论文一经发表,立即得到了力学专业领域老学部委员们的高度评价,一时间好评如潮。

在获得博士学位后,马兴瑞留校任教,迅速显示出研究后劲,并很快进入学校首个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由于在科研、学术方面的成绩突出,1989年11月,他被破格从讲师晋升为副教授;1991年,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两年后,晋升为博士生导师。当时仅34岁的他,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他在1991年被国家教委认定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4年被认定为“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年被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首批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

马兴瑞的知名教授梦似乎已触手可及。然而,1996年6月的一纸调令,将毫无思想准备的他调到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工作,任分管预先研究、技术创新、发展规划等工作的副院长。

让卫星研制能力比肩世界先进同行

那时,国际上正在掀起一股势头强劲的小卫星热。与“大卫星”比较起来,小卫星具有投资少、重量轻、研制周期短、技术更新快等特点,特别适合国民经济发展及科学研究的需要。

国家对这一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其列入著名的863计划。作为我国卫星研制的“国家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更是集中专门力量着手现代小卫星的研制开发工作,下决心占领小卫星市场。

在哈工大任职期间就致力于小卫星研究的马兴瑞,称得上是国内研究小卫星的先驱。对国外小卫星的发展历程以及研制情况都了然于胸的他,一直用学者的敏锐捕捉着这个领域的动向与走势。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小卫星研制刚刚起步的关键时刻,在担任副院长的同时,他受命兼任中国第一颗现代小卫星——实践五号卫星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

这个新的身份,既让他如鱼得水,也让他压力重重。

实践五号卫星是一颗应中国科学院要求研制的空间科学实验卫星,主要用于空间单粒子测量及对策研究试验、空间流体科学试验以及载人航天工程的一些先期技术试验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尽管是国内第一次研制现代小卫星,许多技术问题无从借鉴,但一向重视创新的马兴瑞仍然坚持倡导卫星研制的高起点、高品质,特别在研制中采用了公用平台的概念。他和同事们研究后认为,根据国内外小型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应用需要,自主研制开发一个实用型的现代小卫星公用平台大有必要。

卫星公用平台可以根据不同航天任务,进行局部适应性修改,可支持多种有效载荷,构成各类小卫星,既可进行科学实验、新技术试验、对地观测、环境监测、减灾,也可以组成星座,从事通信、导航等业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个后来被命名为CAST968小卫星公用平台的推出,成了实践五号整个研制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经历第一次,不仅仅意味着研制中如何创新,更意味着研制中的风险与艰难。

1997年春,实践五号卫星在进行力学环境试验中,卫星的“翅膀”——太阳翼有裂损现象,弄得大家心里有点慌。马兴瑞在现场仔细查后,信心满怀地说:“大家不要担心,这是太阳翼力学环境条件的设置不合理造成的,只要采取有效的办法就可以避免”。后来的整星力学试验,证明了他判断的正确。

1999年5月10日,长征四号乙火箭一箭送双星,将风云一号卫星和实践五号卫星一同送入太空。当实践五号顺利入轨的喜讯传来时,马兴瑞和他的研制队伍击掌相庆。

实践五号卫星毫无悬念地获得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2年2月1日,在我国科技界层次最高的奖励大会上,马兴瑞以排名第一的身份与同事们共同获得了这一来之不易的殊荣。

2001年,针对市场需求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作为总装备部卫星技术专业组组长的马兴瑞力主并推动对以大型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对地遥感两大公用平台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经过五年预先研究后取得的成果,不仅为中国航天“十一五”的后续发展做好了技术储备,而且使我国的卫星研制能力与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一领域可以与世界先进同行比肩。

经过5年的准备,2006年,航天人自主创新的成果已经开始显现。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空间技术产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瞄准大型长寿命通信卫星平台的国际水平,集中优势力量突破关键技术,研制成功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公用平台,使我国静止轨道卫星平台寿命达到了15年。

这个被航天人称为“东四大平台”的新产物一经推出,很快就促成了大平台的首颗卫星——鑫诺二号卫星的立项研制和亚太六号B、尼日利亚卫星、委内瑞拉卫星等3颗卫星的在轨交付合同,实现了中国航天整星出口零的突破,改变了我国在国际卫星通信产业领域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然而,航天是伴随高风险的事业。每一次航天发射,航天人都像是面对着一场“大考”,甚至是生死的考验。能够在任职期间取得百分之百成功的非凡业绩,看上去很美,风光无限,但其过程却充满坎坷,马兴瑞自然也不例外:

——一次发射前,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导致火箭漏电、发射时间推迟。

——一次测试中,卫星跟火箭意外相碰,直接影响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甚至导致整个发射计划改变。

——一次火箭卫星处于待发状态时,发射塔架上的消防装置因意外启动,导致火箭挨淋,箭上的电器产品的绝缘性能下降,事关产品及人身的安全。

——还有一次,在火箭发射后实施卫星变轨时,卫星储箱压力突然剧烈下降,卫星面临着失控的危险……

严峻的考验面前,更能彰显英雄本色。作为参与航天发射重大决策的领导之一,多年的历练,已使马兴瑞做好了随时准备处理突发险情的心理准备。在他看来,遇事沉着冷静,果断指挥,科学决策,必定能够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长二F火箭整船测试时间延长600小时

2007年8月,马兴瑞担当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之职。

在他上任仅仅两个月时间,“嫦娥一号”不负众望,成功踏上奔月之旅,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测的时代。举国欢庆之时,马兴瑞的目光已转向了另一项重大工程——神舟七号载人航天任务。

在载人航天工程中,两个重要的分系统——长征二号F火箭和神舟飞船的研制任务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自1992年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我国已成功地进行了4次无人飞行和2次载人航天飞行。目前,该工程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16个重大专项之一,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高度关注。

载人航天活动极具挑战性和风险性,把航天员安全送入太空并保证其健康返回已属不易,何况神舟七号要实现太空行走。这是在天地往返技术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难度极大。

为此,神舟七号飞船做了较大改动。虽然保持着原来的三舱方案,但是为实现航天员的首次舱外行走,要在原来的轨道舱的基础上新研制气闸舱,这是“神舟七号”与“神舟五号”、“神舟六号”最大的不同。而用于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的长二F火箭,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更加安全可靠以及更加舒适的设计。

与以前的任务相比,“神七”无疑是一次“大突破”。马兴瑞对研制队伍提出了高标准完成任务的要求。在此过程中,过去一些原本不影响飞行任务成败的小问题也被“挖掘”出来,得以从更深的层面去“刨根问底”,比如软件测试。有的东西用眼睛是无法看到的,指令发出三次,为什么只执行了两次?看似不影响成败的小问题,这一次都在“精益求精”思想的指导下一一解决。

在发射基地,很多发射队员都目睹过这样的场景:遇到问题时,马兴瑞总是坚守在一线,有时甚至能连续几天几夜处理问题,仿佛不知道什么是疲倦。

而在长二F火箭的改进设计中,研究人员花了很大的工夫,琢磨如何更好地减轻火箭上升时的震动使航天员在发射过程中感觉更舒适。整船测试时间也由过去的700多个小时延长到1300多小时。

神七任务的圆满完成,但这显然并不是中国航天的最终目标。下一步该走向何处?按马兴瑞的设想,到2015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将在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航天服务业领域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总收入在2007年基础上翻两番,达到2500亿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独家供稿 特约记者 冯春萍 索阿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