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萍)符向阳,一个不幸的孤儿,一个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编外大学生”,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已有8年。
2007年4月12日上午8点多钟,他一走进市红十字会办公室,就被我认了出来,因为他特殊的身世、因为他被社会各界关注、受辽工大团委长期救助而经常出现在电视、报纸上。
尽管他的血色素不到3克,面色苍白,但他一直微笑着,虽然身体看上去很瘦弱,但说话的声音很清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谈,我感觉到了他的乐观、向上、开朗、善良、坚强和自信。
我首先了解了向阳的生活、学习和目前的病情。符向阳看到市红十字会的募捐箱,拿出100元钱,恳求我一定收下,他说,这是他下一次输血费用的一部分,也是大家的爱。不管怎样劝说,他都不肯拿回那100元救命钱,我只好让工作人员暂时收下。接着他又说,我还能帮助红十字会做些什么工作吗?我想在有生之年多为社会做点贡献,回报社会对我的关爱;我如何才能成为红十字会志愿工作者?白利江秘书长在红十字会网站上下载了表格,并帮助他填好。
在我们的交谈中,一位志愿捐献遗体的孙女士打来电话咨询相关情况,他听完我的解释后说,阿姨,我说不定哪一天就不行了,我的其他器官还有用,我也要捐献遗体,为祖国的医学事业贡献我最后一份力量。他的话让我们办公室所有同志的眼里都噙满泪花。我问他,你想好了吗?他说,想好了,我早就有这种想法,只是不知道到哪里去捐献,因为社会给予我的太多了,我能活到今天,靠的是社会上的好心人和辽工大师生的经济援助和爱心支撑着,我能多为社会做点贡献,也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个与病魔抗争又充满爱心的小伙子令我肃然起敬。
晚上,当我在电脑前记录这一天的感受及感动时,向阳的一条信息又模糊了我的双眼。李姨,我见到您特亲切,您的和蔼可亲像妈妈的感觉……
这个年仅23岁的孩子出生在阜蒙县新民镇嘎木营子村,厄运却不断向他袭来,1998年他15岁,先是母亲患上了脑溢血,经抢救后成了植物人,父亲不堪生活重负服毒自杀,母亲随即病情加重去世。更为不幸的是符向阳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只有靠输血维持生命,所有的不幸都压向这个弱小的身体;2002年的春天,厄运再次降临,父母留给他的仅有家当,四间农房被大火烧成了废墟,他成为一名无家可归的孤儿。
比我宠爱的女儿仅大3岁的符向阳,却经受了这么多的灾难,承受着一次次的打击,还依然那样乐观、善良和坚强。我为之感动,也决心尽我所能帮助他。
来源:2007-5-10《阜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