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二十七届十佳歌手决赛于10月30日20:00在知行楼114举行,选手们经过预赛的层层选拔,激烈角逐,13名选手入围决赛。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在同学们面前。13位选手同台竞技,整个比赛过程气氛热烈,激情挥洒,掌声和喝彩声不断将整个会场的气氛推向高潮。从吴梓瑞古典的《兰亭序》到刘梓祺气势磅礴的《海阔天空》,再到岳熙然充满青春气息的《等你下课》,参赛选手们在舞台上充分展示...
(通讯员 金秀)近日,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四届辽宁省企业价值创造大赛圆满结束。本次大赛决赛共有来自省内高校的19支团队、236人参赛,我院MPAcc研究生4支队伍入围,经过与东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大学等省内其他高校激烈角逐,由教师金秀、邰晓红指导的薛茗兮、郑翔平、赵鑫、刘津歌四位同学组成的团队荣获一等奖,其余三支队伍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奖名单辽宁省企业价值创造大赛至今已举办四...
(通讯员 王丽宏)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继续深化研究生校院二级管理模式改革,11月9日,机械工程学院召开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会议暨学业奖学金评审工作部署会议。学院党委书记王耕,副院长杨新乐,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培养办公室人员,各班级班导师及主要学生干部参加了会议。会上,王耕书记传达了学校研究生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调整情况进行了说明。杨新乐副院长就加强研究生过程培养及学...
(通讯员 黄秋雨)为使学生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2022年11月8日晚,外国语学院邀请校团委副书记林媛媛老师开展学生干部培训讲座,外国语学院所有学生干部参加。讲座以青年奋斗为主题,林老师将讲座分成三个部分进行。首先,林老师以日常生活和自身经历为切入点引出主题,鼓励学生干部们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接着,林老师以时代楷模王进喜、黄文秀为例子,讲述新时代新青年要应有所作为,中华儿女应...
(通讯员 张燕)10月30日晚6:3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操场举办了“荧光夜跑”活动。22级新生以积极自信的心态共同体验集体运动的快乐。18:30准时开始,同学们手持荧光棒,从篮球场出发,途径雄鹰广场、校史馆等,在各个主要路口,引导员为同学们指引方向。跑步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齐头并进。这一刻,荧光点缀在夜晚的辽宁工大,同学们卸下一天的疲惫,洋溢的热情活力,用最激扬的奔跑,释放了压力,点亮了夜空。结束奔跑...
(通讯员 张燕)2022年10月29日中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2级新生篮球赛在主篮球场拉开序幕。比赛历经六天,最后在和谐、欢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本次比赛共有九支队伍参赛,采用循环赛的形式,由各班的班长抽签选取对战的队伍。伴随着哨声的响起,齐聚球场的各位选手展示出自己平日对篮球的热爱。最终经过六天的竞争,金属22-2班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季军,无机22-1班获得了本次比赛的亚军,能材22-1班凭借出色的实力斩获本次比赛的...
(通讯员 解书华)11月9日,力学与工程学院于新华楼201举办了本学期第三期力学大讲堂活动。本次讲座由吴迪副院长担任主讲。在讲授过程中,吴迪副院长向大家讲解了有关力学的基础知识及将来力学专业能够进行的主要研究方向。以超临界CO₂强化页岩气开采与CO₂地质封存为例,将其中能运用到的力学知识向同学们进行了介绍。并列举了其在该项目上所取得的相关成果。吴迪副院长的讲座幽默风趣,引人入胜,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阵阵。通...
(通讯员 周筱淋)2022年11月11日下午6时,由电气与控制学院学生会举办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工大喜剧人”决赛于静远楼301室正式拉开帷幕。学院团委书记周筱淋老师等评委和嘉宾莅临本次比赛现场。参赛节目的内容丰富多彩,雅俗共赏;参赛选手充满活力,激情洋溢。现场的观众时不时以热烈的掌声表达对演员和作品的喜爱与肯定,比赛全程笑声不止,欢乐不断。首先登场的节目是由毛念杰同学带来的歌曲《缘分一道桥...
(通讯员 解书华)力学与工程学院于2022年10月26日在新华楼201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期力学大讲堂。活动由海龙副院长主讲,学院全体大一新生参加。海龙副院长首先围绕阜新经济转型给大家介绍了工科思维下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路径思考。以力学思维为切入点,通过不同的经济转型方案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让同学们快速地理解其中的力学知识。海龙副院长还分享了他的考察经验与研究成果,为同学们介绍、展示了多种矿石。海龙副院长鼓励同学...
(通讯员 李梦竹)11月8日晚,公共管理与法学院于新华楼201教室开展了主题为“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法文化比较”的课外科研技能训练,此次讲座由冯雷老师主讲,22级法学专业全体同学参加。为了使22级新生更深入地了解此次讲座的内涵,冯老师从法律文化的含义开始讲起,对法律的来源做了详细的阐述。接着从国家结构制度、国家权力制度、国家官吏的选任制度和社会结构这四方面入手,对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失败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