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引导广大研究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10月9日下午,在中华路校园太阳石报告厅和龙湾校园思源报告厅(网络视频),校党委书记岑松为两校区的研究生代表讲授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党委组织部部长兼党校常务副校长付海波,党政办公室、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教师,全校专职研究生辅导员参加“开学第一课”。

岑松以“砥砺科技报国之志,勇担民族复兴大任”为题,从“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与研究生肩负的特殊使命”“辽工程文化底蕴和精神特质对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滋养”以及“在新征程上如何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三个方面为研究生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讲座。他指出,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研究生作为国家培养的最高层次人才,应勇立时代潮头,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与力量。
岑松强调,“诚朴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和“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是辽工程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源于学校扎根辽西、服务煤炭行业的办学传统,已成为师生治学力行、成长成才的精神源泉。作为辽工程学子,我们的血脉中天然流淌着这所大学特有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气质,了解并传承好这份宝贵财富,对于我们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面向未来,学校正着力实施“立足阜葫,东进沈阳,西出蒙新,贯通丝路”的新发展布局。从深地探测到智能矿山,从新材料研发到新能源利用,从高端装备制造到人工智能转型升级,我校优势学科的许多研究方向,都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广大研究生要在科研道路上坚守“求真务实”的学术品格,保持“百折不挠”的科研意志,树立“家国天下”的价值追求,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敢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有所突破。
最后,岑松对研究生提出四点期望,一是坚定理想信念,把稳思想之舵,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科研实践;二是练就过硬本领,夯实成才之基,勇于攀登科研高峰,培养跨学科思维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三是恪守学术规范,坚守道德底线,珍视学术声誉,杜绝学术不端;四是保持健康身心,砥砺奋斗之志,锤炼意志,以奋斗姿态迎接挑战。

阜新校区会场

葫芦岛校区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