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土木工程学院李军副教授团队两项关于固废资源化利用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接连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在国际化工与建筑材料领域展现了我校科研实力。该期刊作为工程技术领域的权威顶级期刊,位列中科院1区Top、JCR Q1区,最新影响因子高达13.2,涵盖化学反应工程、环境化学工程、材料合成与加工等核心领域,以发表原创性强、应用价值高的研究成果享誉全球,是国际化工领域学术影响力与权威性的重要标杆。此次团队连续在该期刊发文,标志着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认可。
首篇论文《Clinker-free materials as a sustainable strategy for recycling of waste coal gangue aggregates and molybdenum tailings》聚焦煤矸石、钼尾矿两类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困境,创新性提出无熟料材料制备技术路径。该研究突破传统固废利用中“掺量低、附加值低”的瓶颈,为固废的高效回收提供了可持续解决方案。另一篇论文《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coal gangue, calcium carbide slag and flue-gas desulfurization gypsum waste for low-carbon all-solid-waste binders to develop eco-friendly grouting concrete》以煤矸石、电石渣、脱硫石膏为核心原料,成功研发出全固废基低碳胶凝材料,并应用于环保型灌浆混凝土制备。该技术大幅降低对传统硅酸盐水泥的依赖,显著减少建材生产过程碳排放,同时实现多种固废的协同高效利用。




两项研究均紧扣“双碳”战略与循环经济发展需求,不仅为工业固废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全新技术范式,更推动土木工程材料领域向“低碳化、资源化”方向升级。在学科建设层面,成果打通了土木工程与环境化工的交叉研究壁垒,为我校相关学科方向的发展注入新动能;在行业应用层面,其技术方案具备极强的工业化落地潜力,有望助力建材、矿业等行业实现绿色转型,兼具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李军副教授团队长期深耕固废资源化与低碳建材领域,此次成果的集中产出,彰显了团队在该研究方向的国际前沿地位,也为我校在土木工程材料交叉学科研究领域进一步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