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让学生建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维模式的第一门课程。该门课向前承接C语言,向后衔接JAVA等面向对象编程语言课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承前启后的课程地位。
为了适应突如其来的疫情,原本的授课计划和模式需要进行全面改造。最初拟定的教学方案是利用现有慕课视频配合课后辅导,但是已有慕课的教学内容和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很难做到完美匹配,为了能够在疫情期间更好的帮助学生高质量完成该门课程的学习,决定改为以教师讲授为主、慕课为辅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讲授是采用直播还是录播,我通过了解其他老师实时直播、学生学习条件和环境等以及学生反馈,最终选择采用录播课的方式开展本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本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主要依托腾讯QQ群展开,并配套相关慕课,目前课程已经平稳进行三周授课,效果良好。
一、教学方式精细化
针对学生反馈,自线上教学以来,手机、电脑端的各种平台目不暇接,有时候会因一时混淆而忘记哪门课程在哪个平台教学,从而导致“上课迟到”或“旷课”。即便是线上教学,有时候有些内容一时也可能掌握不好,很希望能不限次数的针对某一知识点的反复播放学习,并且程序类课程的特点主要还是上机编程,能实时依据系统编译信息的反馈来发现问题,进而改正,达到掌握和提高的效果。
经过前期的不断调研,结合课程的特殊性,认为录播课的方式更适合本门课的特点。一节课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上次课内容回顾(主要通过实际编程举例)、本次课的主要知识点讲解,以及课堂小结。每个部分都分别录制,遇到比较复杂的知识点,配套实时的上机编程并分别进行录制,最终将整个当次课的录制内容进行编辑合成,形成一节完整的录播课(截图如下)。



在每次上课之前,会提前一天上传录播视频到QQ群,并提前向学生说明下次课需要大家做的事情。在上课时间段内,教师在QQ群全程在线,学生一边学,一边可以对当前不懂的问题随时提问,教师随时给予解答。录播视频学生可以下载到本地硬盘,随时进行回看复习。
此外,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慕课平台学习教师指定慕课,由北京大学郭炜老师讲授的《C++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课程内容的扩充。
二、考核方式多样化
为了督促学生按时学习,同时综合考虑学生的不同学习条件等各种因素,采取了三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察。
1. QQ群“作业”应用
每次课都配套线上习题,要求学生在课上完成作业并在线提交,一方面督促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学生出勤的一种考核方式;老师会在线批改作业,实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改情况,并对未及时提交作业的同学进行一键提醒。




2.情景还原
每次上课,都让学生上交“上课”情景照片,督促学生要按时上课,具有教室上课的仪式感。






3.慕课平台测试
每隔一周,会在慕课平台进行一次测试,每次测试规定时间40分钟之内必须提交,以此作为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的考核。

根据实际情况反馈,很多学生都会提前下载教学视频进行学习,积极认真的提前完成作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效果良好。
疫情当前,作为教师,作为学生,我们都会用最不平常的努力做好最平常的事情,相信我们经过疫情所带来的种种困难的历练,一定会在思想意志和职责担当方面有很大改变和提升,相信我们的祖国会更好!
教学副院长孟祥福有感点评
崔彩峰是计算机系讲师,同时也担任计算机系党支部书记。据我了解,崔老师为了备课、录课、上课、答疑、课后批改作业、思考教学模式等工作,每周大部分时间都要忙碌到凌晨2.00-3.00才能休息。我还了解到,学生对崔老师主讲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评价相当高,同学们都为崔老师务实有效的教学模式点赞,为崔老师的敬业精神而感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这让我们没有任何退路和推卸工作的理由。我们作为高校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帮助学生成长,让学生站在我们的肩头攀向更高山峰,才算是不愧于时代赋予的使命。并且,当我们看到学生收获知识、思想逐渐成熟的时候,心里也会产生一种无法言说的喜悦,这种成就感是任何金钱都无法交换来的。
我为电信学院能有崔老师这样心系学生、爱岗敬业、潜心钻研的教师而深受感动和鼓舞,也对学院那些像崔老师一样辛苦付出的老师而充满敬意。在疫情期间,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付出超乎想象的心血和毅力,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电信学院正在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蓬勃发展起来!
最后,还是用崔老师的那句话“用最不平常的努力做好最平常的事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