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春校园 - 正文

建筑与交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专栏(五)| 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

责任编辑:王泓懿作者:发布时间:2021-09-23点击次数:

百年峥嵘岁月,百年沧桑巨变。时值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与交通学院18级党史宣传小队于七月中旬赴阜新市万人坑进行以“讲党史故事,传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党史宣传活动。

7月16日早,党史宣传小队进行了这次实践活动的筹备工作,包括实践动员、收取经费、落实安全责任、强调注意事项、明确活动流程及准备活动材料等。7月17日,经历了近3个小时的路程,党史宣传小队到达了此次实践的目的地——阜新市太平区。

7月18日,宣传小队按计划在阜新市太平区附近进行了党史知识调查访谈。此次调查活动随机对周边村民和旅客进行了涉及中国共产党何时成立、党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确立会议、改革开放标志、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党的宗旨、党的性质、党的最终目标等在内的10个问题的交谈。交谈过后,宣传小队详细地向被访谈人们讲解了关于党的基本问题。在整个访谈过程中,村民们都积极配合。当天调查取得初步的成果,不仅让村民更加了解了党史,还得到了部分村民的建议,宣传小队也总结出部分村民对党史了解较少的问题。同时,宣传小队也为接下来的实践做准备。

7月19日-7月20日,宣传小队成员满怀期待的前往阜新市太平区深入学习红色遗址--辽宁阜新“万人坑”,同时进行为期2天的党史宣传活动。辽宁阜新“万人坑”坐落在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南山,占地五平方公里,埋葬着七万矿工的遗骸。它在1968年由阜新矿务局挖掘建设。据史料记载,1940年日伪统治者为了安置日益增加的死难矿工,强行在阜新境内征用4块土地做为抛埋因各种矿难等其它原因死亡的矿工的墓地,孙家湾南山墓地只是其中四大满炭墓地之一。

宣传小队成员到达“万人坑”后,都肃穆凝视着立在纪念馆正中间的纪念碑,默默诵读碑文。根据文字的记载了解了矿工被压榨的悲惨经历,小队成员深刻的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借此宣传小队将事先准备好的党史宣传资料分发给“万人坑”管理工作人员和游客并表明用意。随后,宣传小队向他们宣传党的具体方针和红色党史故事,通过简要回顾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使大家了解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努力奋斗、不断探索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道路。使群众能够更加直观、全面、清晰地了解党的发展历程概况,激发他们对党的发展历程的关注与热情,使其真正体验到了“明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的时代感受,让国人在为国家进步而骄傲的同时去感激那些无私奉献的革命英雄。在此次宣讲过程中,宣传小队声情并茂的讲解那段令人难以忘怀的红色党史,同时也积极解答群众们提出的问题。通过群众们的反响,他们知道此次宣讲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

实践结束后,宣讲小队进行了实践总结。在访谈党的十个问题的过程中,有极少数的村民排斥访谈,宣讲小队认为是访谈方式过于生硬、不够通俗化导致村民拒绝配合。所以在宣讲党史的过程中,他们吸取了太平区的访谈经验,委婉巧妙的与路人讲解并勾起路人对党史话题的兴趣,最终得到群众的支持与配合。以此,宣讲小队明白讲党史不是机械式的宣讲,宣讲的生动有趣,与群众互动才是取得群众支持与配合的关键。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通过本次实践,宣讲小队提高了思想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学习了红色精神和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建党100周年的意义及建党精神,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