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风华正茂,吾辈力行再启新篇。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为了从各个方面了解社情、民情以及国情,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与交通学院19级616“十四五”社情民意调研小组利用暑假时间开展了“十四五”社情民意调研活动。调研围绕身边同学、家乡百姓、企业员工等多领域、多年龄、多方面的群体开展,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围绕“民生保障”、“教育政策”、“人民安全”、“生态环境”四大方面,加强家乡百姓对“十四五”规划的认识与理解。
6月29日至7月5日,团队成员利用在校时间集中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了解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以及“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充分意识到了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重要作用,并为后续的实际调研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学习过程中,面对大量的理论知识,团队成员通过上网查找思维网图、观看相关视频和演讲等方式帮助学习。团队成员表示:“十四五”规划的内容和精神博大精深,短短一周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团队成员表示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仍会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
7月6日至7月10日,团队成员将理论知识同个人生活实际相结合,共制定了40余道“十四五”线上调研题目,挑选其中25道题目发布调查问卷,设定调研对象为同学、朋友、家乡百姓和企业员工等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的各类人员。在制定和挑选题目过程中团队成员精益求精,由于调查问卷题型为选择题,团队成员便集思广益,尽量保证选项的完整性;并努力做到整套调研题目涵盖“十四五”规划相关精神和民生保障各个方面;同时,团队成员也考虑到答题者的感受,在保证题目完整的条件下,将题目缩至25道;另外,团队成员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了预案,如:朋友圈的局限性可能会使参加调查问卷的人大多为中青年,导致最终数据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团队成员寻求家中长辈的帮助,扩大调查范围。家中长辈对她们的求助表示理解并给予支持,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数据存在普遍性的问题得以解决。
7月11日至7月26日,团队成员发布调查问卷,并回到家乡,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家乡发展现状和受访者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具体的调研题目进行面对面访谈,以便于更好地从经济政策、发展模式、消费水平和人民生活等方面了解社情民情国情。在面对面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居民群众普遍对目前的生活条件、生活水平方面较为满意,但对“十四五”规划具体政策不太了解,因此团队成员纷纷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家乡话,对受访者进行了一番“小科普”。
7月27日至7月29日,团队成员整理分析调查问卷,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对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进行讨论分析。分析得出,在参与问卷调查的80人中,就业、收入分配以及社会保障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三大方面。大部分居民对目前的生活城市比较满意并且比较看好所在社区、街道或乡镇以及社会的发展前景。团队成员还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对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而言之,人们信任“十四五”规划,坚定党的领导,坚信政府在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同时能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此次为期一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616“十四五”社情民意调研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收获颇丰,在精神学习、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数据分析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自己新的一番见解。在此期间,团队成员难免会遇到某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她们集思广益、团结一心,解决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问题。
这次实践让调研小组感受到了老百姓对于学习和了解“十四五”的热情和渴望,调研组成员表示很荣幸能够尽个人的微薄之力为改进和加强家乡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使命旗帜,百年相传,调研小组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实践锻炼中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形成正确认知,坚定理想信念。知国情方能立国志,访民意方能担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