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王舜如,女,江苏常州人,生于1928年,1965年调入我校(原阜新矿业学院),原材料力学实验室高级工程师,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退休。
王舜如老师出生于江苏常州,亲眼目睹过日军侵华的残暴。为了谋生,在她十几岁的时候不得不到上海一家私营纺织厂做义工。1952年至1956年有幸就读于上海纺织工业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石家庄国棉第二棉纺织厂任织布车间技术员;经厂里推选,1958年至1961年在石家庄工业专科学校学习,后来随同丈夫调派至我校工作。她从最初对党的仰慕与渴望,到真正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践行着作为党员的职责与担当,王舜如老人用行动生动地诠释了自己一生的信仰。
做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事情
“决心用自己的有生之年努力为四化工作”是王舜如年轻时便立下的志愿。她常说:“一个搞应用科学的人,要处处想着国家,想着生产,要想国家之所急,干国家之所需。”为此,不论在何种工作岗位上,她都尽职尽责、默默奉献。退休后,她在思想上也从未懈怠,始终胸怀党和国家,希望自己能尽己之能,发挥余热。一次,王舜如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遗体捐赠的新闻,文章里报道的关于遗体捐献对于国家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深深触动了她,从此,捐献遗体的想法便在王舜如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作为共产党员,就要做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事情,遗体捐献有助于国家医疗事业的发展。”王舜如说,“作为老党员,临终前捐献遗体,也与我当年的志愿是一致的。”
王舜如告诉记者,当时,因为怕老伴不同意,自己便瞒着老伴偷偷打听捐献遗体的渠道。“一开始不知道去哪里问,便向派出所求助,在派出所的帮助下打听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就这样,王舜如与阜新市红十字会取得了联系,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亲自登门拜访,王舜如当即登记了信息。得知这一消息,王舜如的老伴自然是不同意,“老伴有点不高兴,不同意我捐献遗体。”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讲解下,老伴了解到遗体捐献的重要作用,同意了王舜如遗体捐献的想法。大女儿得知此事之后,也表示支持。“遗体捐献必须家属同意,如果家里有人反对便不能签署遗体捐献协议。”对于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王舜如感到高兴。2013年4月,王舜如与阜新市红十字会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阜新市红十字会为王舜如颁发了证书。
做一样,爱一样,专一样
做一样,爱一样,专一样,是王舜如一生坚持的原则。虽已年近90岁高龄,但是谈起往事,王舜如老师如数家珍,仿佛往事历历在目。她说自己在担任材料力学实验室教师之前,是一名纺织工人,很小的时候就到上海一家私营纺织厂做义工。当时虽然没有工资,但是管吃管住。五十年代初,上海办了一所纺织工业学校,经厂里推荐,王舜如有了求学的机会。她说自己从小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那个时候一边上班一边上课,上班需要两班倒,上课的时间是白天,所以我只能在上夜班的时候才有时间去学校上课。”虽然上课的时间并不是那么充裕,但她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有一次我上班的时候同学跑来告诉我,我的一篇文章被老师做范文在课堂上念给大家听了。”王舜如回忆道。
材料力学对于王舜如来说,是一门全新的知识,跟自己以前从事的工作完全不同,一切从零开始,王舜如全身心投入到材料力学实验知识的学习中。她认为,人的一生光阴有限,要想事业有成,必须对自己的事业倾注所有的精力和时间,如果这也想干,那也想干,分散了精力和时间,肯定一事无成。
实验室工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但是王舜如硬是把这份苦和累埋藏在了心底。夏季,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汗水浸湿了衣衫,王舜如从不抱怨,她一直相信勤奋是天才的母亲,告诫自己“不要怕,事是人做出来的,一次做不好,就再来一次。”有一次,王舜如和时任实验室主任的张世昆老师进行一项工字钢弯曲试验,操作过程中,试验机突然失控,王舜如迅速采取紧急措施,使试验机恢复正常,她的熟练操作引得张世坤老师连连称赞。
就是凭借“做一样,爱一样”的专注精神,王舜如有了参加诸多学术交流和实验项目的机会。1977年,王舜如被邀请参加了四川省科技局召开的高压高温电阻应变片的应用学术交流会;1979年先后三次赴广州对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制造的液压支架试验台钻井机进行主要构件受力强度测定;1981年,参与了徐州诧城煤矿WHZ-100混凝土帷幕钻机在单井深80M的钻进过程中,对钻杆回转承受扭矩等主要构建进行强度测定;1984年,负责了煤炭部项目《短段据砌机械化配套》中模板地面工业性试验模板强度测试;1986年,参与了北京铁道学院动态电测测试;1987年,受邀出席全国第五次实验力学学术交流会议,撰写的论文在《力学与实践》刊发……
退休不退党员本色,乐观生活、心存感恩
退休后的王舜如与离退处有了更多的接触,除了读书看报,王舜如最喜欢的就是到离退处“过组织生活”。离退处教职工第三党支部书记李印回忆说:“我是1972年认识的王老师,当时我们都在基础部,王老师对工作非常热情,实验认真,对年轻同志非常关心,关心我们成长,鼓励我们学习,特别鼓励年轻老师敢想敢做敢于发明创造。退休后,我作为离退处教职工第三党支部书记又接触到了王老师,她是我们党支部的老党员,一直保持较强的党性,按时足额缴纳党费,并且关心支部的发展。处处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积极参加组织活动,时时发挥正能量。”
离退处对于年龄大、行动不便的离退休职工实施“一对一”个性化服务,由于王舜如的老伴在三年前去世,身边的小女儿身体很糟糕,王舜如便是离退处“一对一”的服务对象,工作人员赵爱杰具体负责该项工作,与王老师的接触自然就多了一些。老人家虽然年事已高,但生活中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除非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才会找到离退处,每到这时赵爱杰就会忙前忙后。时间长了,“王姨”的称呼就更加亲切。赵爱杰说:“离退处作为离退休职工之家,对老同志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尽最大可能给予帮助。王姨有困难就找离退处,也很愿意参加离退处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比如七一的“集体党日”活动、老年人趣味运动会等。运动会中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同志设置了适宜的运动项目。王姨平时热爱生活,又很注重锻炼身体,做事专注,所以老人家在高龄组的筷子夹豆、穿针引线等项目中还多次奖项呢。”
王舜如一直保持作笔记的习惯,厚厚的笔记本记载了喜怒哀乐。翻开她的笔记本,一篇篇文章跃入眼帘,每一篇文章都配有精美的图片。有工作感言,也有生活琐事,有摘抄的精美绝句,也有饱含深情的回忆录,这一记录就是三十多年。“我的一生是在不息的苦斗中度过的,我经常告诫自己:多一些精神,少一些不平,坚定地走完自己人生的道路。我即将离开我热爱的、熟悉的、为之奋斗一生的工作岗位,但我永远感激党的培养,感谢那些帮助过关心过我的同志们。”在退休那一天,王舜如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简短的话语,却道出了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朴素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