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大人物 - 工大英才 - 正文

从博士生导师到全国人大代表

责任编辑:作者:孙海瑞发布时间:2007-06-02点击次数:

梁冰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她的开朗、乐观和热情。她那充满朝气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明亮的双目会聚精会神地注视着你,如同一种亲切的交流。这位40岁的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年轻,然而在国内外岩石力学界已是小有名气。最近,她又光荣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这成功的经历饱含着她的勤奋和智慧,也记录了她的追求与付出。

梁冰,1985年大学本科毕业,1988年获硕士学位。她先后获辽宁省“青年科技先锋”、辽宁省“十大科技女杰”等荣誉称号,获得过中国科技学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优秀青年奖和辽宁省青年科技奖,2000年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多年来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谈起她的学生,梁冰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她说,我的学生最值得我骄傲,除了以前的本科生,我199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9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现在带了8名博士研究生、11名硕士研究生,其中1名博士研究生和3名硕士研究生已经毕业。我特别重视他们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每天下班后,是我和研究生们在一起度过的最快乐的时光。我们一起谈学术、交流心得体会。有时一谈就是两个小时。导师的作用很重要,但我认为古人说得对,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所以我希望我的学生能超过我。他们的确很有个性,有独立见解,让我感到欣慰。在我的课题中,研究生是重要的科研力量,我也很注重和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我们每周还召开一次小型学术报告会,从我开始每个人都谈,有学术方面的具体问题,有大的研究方向,有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有外出见闻,学术气氛非常浓。我每次出差回来,也给他们带来新的信息和资料。平时在讲课时,我很重视把最新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的问题融会在教材中,这种教学效果是潜移默化的。每年下来,我们师生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就有十多篇。

从交谈中得知,梁冰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刘建军毕业后就考上了中科院渗流力学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现在在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做博士后,进行渗透力学方面的研究,发表的多篇文章被EI收录和检索。梁冰另一个得意弟子,正在学校进行硕博连读的薛强也是她的得力助手,自1999年入学后,已发表20多篇论文,其中发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的就有10多篇,薛强还被邀请参加了由中国科协主办的全国优秀博士研究生学术大会。

梁冰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有几个来自农村,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梁冰就从自己的收入中每月拿出800元,补贴给8个研究生每人100元,这样一年就将近一万元。她说,这笔钱花在学生身上,我心里感到很充实。她还笑着说,除了盼望我儿子能有出息,另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我的研究生们能够出类拔萃,干出一番事业来。将来我老了,好到全国各地去看望他们,那时一定能体验到桃李满天下的幸福感觉。她和学生们的感情很深,一次恰逢梁冰的生日,研究生们背着梁冰想为她搞一个生日聚会,还没等他们准备好,梁老师却匆匆出差走了。

梁冰长期从事煤岩流体力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在采矿中的冲击地压、煤和瓦斯突出机理、预测及防治,煤层气资源的赋存及运移规律、地下水污染机理等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在国内外同行中有了一定的影响和学术地位。她的研究课题中,有不少项目需要深入现场,条件艰苦,有时甚至很危险。虽然是女同志,她也和大家一起到煤矿井下搞调研、测数据,从来都是不怕脏、不怕累,让同行们不能不佩服。

多年来,梁冰先后主持和参加了2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省部级项目和现场横向项目,经专家鉴定,多数成果达到国际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6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梁冰还练就了独当一面的管理能力,她先后担任了学校的科研处处长、研究生部主任,为了工作经常走南闯北,参加各种项目洽谈会、科技难题招标会,为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她担任研究生部主任之后,学校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针对研究生的助学、助研工作和素质教育,她针对研究生的管理和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实施了二级管理,并在辽宁省率先制定了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今年,学校再次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她又有许多新的想法和打算准备实施。

梁冰是一位才女,她身上既有女性的睿智和细腻,又有一股风风火火干事业的精神,身为学者、专家和大学教授,她最看重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她期盼着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能在科技领域解决更多的难题,这是她此生最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