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旭:云帆挂起 乘风破浪
(记者 矿业学院采矿工程19级2班 刘岳)

程旭,中共党员,1999 年 3 月 28 日出生于广西玉林市,现就读于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17-1 班,综合成绩位列专业第一,已保研至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目前担任班级班长、环境学院团委副书记、学生党支部副书记。曾获2018-2019 学年辽宁省政府奖学金,2019-2020学年国家奖学金,2018-2019学年校十佳班长,同时也获得过校特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及孙越崎优秀学生奖学金一次。结题国家级科研项目一项,主持或参与省级科研项目两项,拥有已获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入驻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项目一项。获得全国大学生“千乡万村”科普行动志愿者证书,多次获得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男儿何不带吴钩”,有梦想就要去为之奋斗。刚刚踏入校门的程旭,带着自己的一腔热情,以服务广大同学为初心,积极参选并成为班长。他真情待人,把真诚放在首位。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有困难的人。他和其他班干部一起组织同学们集体自习。若遇到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不太高这样的情况,他会主动找他们聊天谈心,从对话中了解他们近期遇到的困难或瓶颈,尝试着帮助其解决问题,并予以一定的心理引导。他在班级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将班级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最初学习加上班级事务,熬夜成为了常态,但这也使得他慢慢学会了平衡学习与班务之间的关系,他逐渐在班务和学习之间游刃有余。作为班长,他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在自己成绩优异的同时,还积极主动帮助班里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使得他们的学习成绩得以提高;对于班里沉溺于网络而不上课的同学,他积极开导他们,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其他班干部一起组织同学们进行集体自习,并带动他们上自习,使他们及早的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中脱离出来。他还从多方面为班级同学服务,主动关心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及时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使得他们从各种心理问题中及早地解脱出来。在他的努力下,班里挂科的人越来越少,到目前为止只剩一人挂科。“那位挂科的同学,他的心理压力特别大,我们帮他心理疏导、根据自己的强项科目给他讲题、带他一起学习,最后重修过了。”程旭就像土壤中的水,将他们牢牢地团结在一起,共同进步,班级的平均绩点达到 2.76,由于表现优秀,水土 17-1 班获得了校优良学风标兵班的荣誉称号。
作为班长,程旭在思想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马克思列 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积极参加学院及班上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活动,积极学习伟大人物的先进事迹,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他政治上要求进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增强自身的党性意识,严格按照党章党规来要求自己,虚心向身边的党员学习,并结合国内国际政治生活的大事,定期作好思想汇报。他还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无形中有了相当显著的提升。通过这些,他全面发展了自己,同时也正在向着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综合素质过硬、专业素质突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既定目标不断迈进。
程旭不拘于书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他积极地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将专业知识付诸实践。在过去的两年里,作为一名环境人,他积极参加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深入社区、乡村向大家普及环保知识。并连续两年获得了校级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宣传环保知识的同时,他不断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和知识水平,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道德风尚,倡导绿色生活,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动员更多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中。
唯有实践出真知,程旭带着大家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时候,需要做的是以苜蓿作为绿肥改善土壤,用了多种方法比如掺菌剂、掺保水剂或用网格袋等,而这些效果都不太好,也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更换实验方法等,但效果并不明显。最后发现,可能是场地的原因,因为实验室不能完美的模拟自然情景下的环境,于是决定将实验放到室外进行,果真问题得到解决,最后在室外场地完成了相关后续工作。在这期间,大家共同努力,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使实验进行的格外顺利。科研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总有遇到瓶颈一筹莫展的时候。程旭认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越是困难,越要勇往直前。同时,老师、同学们的引导、帮助、鼓励与支持也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从一次次失败中找到成功的方向。他所在的团队,每个人都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使实验能够很好的完成。
当谈到程旭荣获国家奖学金后有怎样的感受时,程旭同学表示:“特别感谢班导师、辅导员对我一直以来的指导、支持与鼓励,也特别感谢同学们的信任、支持与帮助,个人的优秀永远不是最好的结果,集体的优秀才是最完美的。我会更加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为班级做出更多贡献。”
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报》第 35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