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淼:春色常昭志士 才华乐奉勤人
(记者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法学18级3班 杨博翔)

沈志淼,法学 18-3 班团支部书记。大学期间,她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励志成才优秀大学生”等荣誉,曾担任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团委素拓部部员和科研部部长。过去两个学年,她一直保持 3.0 以上的高绩点。在老师眼中,她是勤奋好学、对班级负责任的团支书;在同学眼中,她是能力超群、耿直善良的同学;在自己眼中,她是坚信勤能补拙、信念坚定、让父母为她骄傲的孩子。她说,自己感到最幸运的一件事是选择了喜爱的专业,能够在德才兼备的老师们的引领下,饱含热情地学习和奋斗。富兰克林曾说:“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大一期间,她通过在课堂上不断积累英语知识和在课后脚踏实地地背单词以及每天制定严格的计划不断刷题,最终以优异的成绩一次性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虑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犹豫一万次,不如去实践一次。”对于学习,她从不是一名仅规划而不实践的“思想者”。同学们眼中的她还是一个学习“狂人”:当其他同学还在睡懒觉的时候,她就已经背起书包走进自习室开始了一天的学习,课堂上她永远认真专注,求知若渴。她说,记得刚进入大学的时候,班主任闫老师就教会了她如何让大学生活变得有意义,她也一直谨记老师的教诲,严格要求自己。
她优异的成绩背后体现出的是她坚定的信念、对学习的热爱,以及她的自律。夏天,她迎着第一缕曦光,在保研路的尽头听着熟悉的蝉鸣去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冬天,她走向图书馆,穿过冬日凌冽的北风去寻求炽热的梦想。她始终坚信,优异的成绩都是“拼”出来的,靠的是别人在寝室休息时自己能够克服困倦奔向图书馆的自律,靠的是听课和学习时精神高度集中的效率,靠的是专业课学习时的脚踏实地。这份执着与勤奋陪伴她度过了酷暑与寒冬,她的良好习惯感染着周围的同学,在她的影响下,同学、室友也会与她相约一同为了梦想而奋斗。
沈志淼说,刚进入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团委时,在工作上遇到不会的问题,她就向老师和学长学姐们多多请教。对团委的工作,她总是集中精力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并出色地完成工作。
大一大二期间,沈志淼积极参加学院和学校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和学术科研竞赛。在学院举办的模拟村长比赛和学校举办的首届英语话剧比赛等各种文体活动中,她开阔了知识面,获得了一些奖励。参加各种竞赛让她见识到了许多优秀而能力超群的同学,她不断学习优秀者的优点去弥补自身的不足。“要知道,每一颗钻石在被发现前,都要经受埋藏尘埃的寂寞时光。”在 2018-2019 学年度她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励志成才优秀大学生”的荣誉,这背后离不开她的勤奋与付出。在创新实践方面,她分别以第一、第二作者身份共发表过两篇学术论文,她主持的科研项目获学校“雄鹰杯”创业大赛银奖、辽宁省“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铜奖。在大学期间她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在学院的组织下她积极参与敬老爱老、无偿献血等志愿活动,这些志愿活动让她明白了何为奉献精神,也给予了她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使命感。课余之时,在夜幕下她用操场上一圈圈的汗水去舒缓压力,或与朋友相约拿起球拍打上一会羽毛球去遗忘奋斗过程中的疲惫。
《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面对困难,她始终坚信勤奋能弥补自己的缺陷,迎难而上是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正是她远超同龄人的坚毅让她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不低头,勇于向困难挑战,她坚信凭借自己的努力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让父母为她由衷地感到骄傲。
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报》第 35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