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载人航天事业新辉煌
马兴瑞 2008年9月28日,随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的平安返回,我国今年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级重大科研实践活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这一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向世界宣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11月7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发图强、拼搏奉献,努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团结奋斗。作为载人航天工程主要实施单位之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实现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载人航天工程中承担着飞船和运载火箭两大关键系统的研制任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突破了一大批国际宇航界公认的技术难题,形成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中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需要解决飞船总体技术、制导和导航控制技术、飞船推进技术、返回和再入技术、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运载火箭技术等国际宇航界公认的技术难题。经过多年的自主攻关,我国已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了这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神舟飞船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卫星式载人飞船,设计方案体现了中国特色,多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针对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七号飞船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攻关,突破了气闸舱等关键技术。长征二号F火箭是我国可靠性和安全性最高的火箭,采用了55项新技术,其中10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培养了一支强有力的航天科技骨干队伍,奠定我国进军世界航天高技术领域的人才基石。出成果、出人才,一直被当作载人航天的两大战略任务。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时,中央就明确提出,要通过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造就一批高素质的航天科技人才。16年来,通过工程研制建设,载人航天工程已经成为大批高素质人才成长的广阔舞台,现在飞船、火箭两个系统的研制队伍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已达80%左右。如今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日趋成熟,已经成为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队伍,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形成了科学高效的综合管理体系,奠定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科学发展的管理基础。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大、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极具风险的国家重大工程。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创造性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系统工程管理方法,探索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协同攻关的新机制和工程管理新模式,建立了专业化、集约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及开放式的合作创新平台,健全了能够对工程进行有效控制的综合管理体系,制定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航天工程标准和规范。 建成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试验设施,奠定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为确保工程研制需要,我们着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以较少的投入实现了众多大型试验设备设施的更新换代。以飞行器真空热试验设备、高空模拟试车台为代表的一大批建设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特别是集零部件加工、分系统研制到整船总装、测试和大型试验于一体的北京空间研制试验中心的建设,彻底改变了过去分散的科研建设布局,飞行器研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二、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载人航天工程16年来的伟大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实现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切实做到“五个始终坚持”。 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从国家需要和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1992年1月,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决策;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为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行各业的大力协同和无私支持下,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立足基本国情,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始终用“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确保成功、确保万无一失”统一思想,科学统筹、协调推进各方面各阶段建设,形成了人力、财力、物力最佳组合,确保了工程建设和重大试验顺利实施。 必须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牢牢把握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的主动权。自主创新是掌握民族发展命运的关键之举。航天技术处于科学技术的高端和前沿,是衡量一个国家高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始终牢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在工程研制中,依靠刻苦攻关和艰苦努力,逐步攻克和掌握了一项又一项航天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努力在世界高科技领域有所作为并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培养造就高素质航天科技队伍。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地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由谁享有发展成果等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根本问题。人才是推动自主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是推进航天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原动力。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必须紧紧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始终瞄准“出成果、出人才”的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不断完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分配、激励等机制,加强科技人才思想作风建设,努力造就坚实、充裕、富有活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为航天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大力实施科学管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法,也是指导载人航天事业的根本方法。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中,中国航天人创造性地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在工程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管理方法,统筹总体单位和分系统单位、当前和长远、继承和创新、质量和安全、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了科学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和适应航天市场化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有力地推动了载人航天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大力弘扬航天精神,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集团公司党组始终把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载人航天工程实践,在加强集团各级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同时,在试验队普遍建立临时党委和临时党支部,在载人航天事业的第一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高扬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着力加强航天企业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引领航天科技工作者始终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以人民需要为最高需要,勤于探索,勇于创新,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提升中国载人航天的核心竞争力。 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科学发展,全面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努力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大型航天企业集团。 承担起富国强军的神圣使命,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航天科技工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是维护国家安全、带动科技进步、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经过5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进入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但是与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强国相比,在航天基础实力、前沿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等诸多方面,我们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要充分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牢记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以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为己任,努力引领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成好以载人航天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探索研究,超前部署和发展航天领域的若干前沿技术,在航天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实现新跨越,使我国航天科技这一战略性高科技产业,率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推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更多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以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将乘势而上,坚定不移地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在卫星应用设备及产品、信息技术产品、新材料与新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用、特种车辆及零部件制造、空间生物产品等6大类业务领域,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产业创新,打造现代航天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综合提升产业化发展能力。 推动航天产品与服务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进入新世纪,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太空经济”时代已悄然来临。据统计,世界宇航技术相关产业年度经济规模已达近3000亿美元,其中55%的收入都来自于卫星应用产业。为此,我们要积极应对太空经济时代的挑战,推动航天服务业的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在加快天基基础设施建设和地面网络终端设备制造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卫星广播通信、遥感、导航在内的卫星运营服务业,使航天科技产品与服务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推进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在使命和责任面前,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实现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商转型,从以制造为主向制造与服务相结合转型,从以航天型号为主的任务型向军民融合发展的任务能力型转型,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精细化管理转型,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重转型,着力构建创新型、开放型、融合型的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努力在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等四大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建设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发展水平高,产业发展能力强、军民融合程度高,国际竞争能力强、经营管理水平高的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 (作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