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工大 - 正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深入推进主题教育加快“双一流”建设

责任编辑:宣传部作者:发布时间:2019-10-18点击次数:

本报讯(王兵记者李澍)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把主题教育与推动学校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服务行业转型发展特别是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为责任和使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强产教融合,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帮助企业解决科研技术难题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了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步伐。

辽宁工大党委在主题教育持续推进过程中,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海州露天矿生态治理。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资源型地区转型是一篇大文章,支持海州露天矿等特大矿坑开展综合治理。主题教育启动后,辽宁工大党委组织全校干部教师再次深入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成果导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和部署上来,切实把服务辽宁发展、服务阜新转型的责任和使命担起来。通过集中学习研讨,广大干部党员一致认为,对于东北振兴,对于辽宁发展,对于阜新转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必须勇于担当,有所作为。

学校高度重视海州露天矿矿坑综合治理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多次召开党委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校长梁冰直接挂帅,组建多学科专家团队进行科研攻关,加大科研力度,倾力奋战在实验室和露天矿、矸石山上,誓用科技力量治愈“地球伤疤”,高质量完成三维地面影像图测绘、地质灾害环境调查等课题,并作为技术牵头单位提交调查成果集成报告,为推进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主题教育中,辽宁工大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保障主题教育全覆盖、无死角。学校的“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秉持“宣传党的先进思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大学精神内涵、服务青年健康成长”宗旨,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荣获“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社团”“全国大中专学生最具影响力理论社团”等殊荣。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宣讲团成员深入教室、宿舍、操场,宣讲百余场,受众万余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进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为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坚持为党育才、为国育人,辽宁工大党委在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在原原本本学、集中研讨学、融会贯通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每一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学校全面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形成了以“六类培养”为特色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修完全部学分可提前毕业;开设校级基础强化班和校级理科实验班;数学类、测绘类、材料类按专业大类招生,学生不再“一考定终身”;腾讯卓越班瞄准“互联网+人工智能”培养新工科人才;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学校专门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力度不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专业、社会服务等与市场需求衔接不够紧密”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学校及各学院分别组建调研团队专啃教育教学“硬骨头”,目前已梳理出新一批改革名录,不断深化和完善“六类培养”模式。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辽宁工大上下进一步强化了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不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与阜新新技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军民融合线性压缩机产业化技术研究》项目合同,合同金额2000万元。以此项目为依托,与阜新市共同推进辽宁工大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建设。年初以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2项,省内转化66项,转化率达80.5%,其中与阜新市企事业单位签订27项成果转移转化合同。

来源:2019-10-16《阜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