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工大 - 正文

内涵式发展 冲一流水平——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十三五”发展纪实

责任编辑:宣传部作者: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1-09-13点击次数:

十三五期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着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党建引领,样板支部立标杆,思政与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

学院党委狠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开展了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党支部,尤其是在教工党支部的建设上,重点抓建章立制,严格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和换届选举,配齐配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形成了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在活动室开展活动,党员干部思想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构建测绘大思政体系,不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集成思政课、专业课和文化课等育人要素,构建测绘大思政课程体系,坚持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深入挖掘理想信念、价值引领、科学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凸显教师的政治引领与三观教育作用,以测绘学科优秀文化、老一辈测绘学者的科学精神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
 
丰富宣传教育载体,主动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利用测绘学生工作公众号等宣传教育平台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开展了党建引领育人工程,通过党课大讲堂”“爱廉说”“红诗创诵党员团队凝聚等板块弘扬红色文化,实现立德树人。落实基层党建制度,不断强化组织建设保障。

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形成了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习教育、典范宣传、考核监督五位一体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广大教师能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教学科研过程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贴心人和指路人。

课程思政育人与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测绘学院2020年被评为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多名教师多次获得省市和学校各种荣誉,包括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校园先锋示范岗辽宁省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奖阜新市五一劳动奖状等光荣称号。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学科建设成绩斐然

学科目前拥有辽宁省高等学校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高精度定位与导航创新团队,辽宁省高等学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团队 3 个省级教师科研团队,建设了公路信息智能采集与服务关键技术、智慧农业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空间多源自适应导航及应用、国土空间与灾害监测 4 个校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科方向,并取得了国际国内一流的研究成果。

聚焦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组网、生态文明建设、交通强国、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需求,以解决 GNSS与多传感器组合导航定位、遥感影像数据处理与应用、时空信息采集与服务、资源环境与国土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为重点,不断拓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行业转型升级、区域发展和行业人才培训的能力。

瞄准北斗导航和遥感影像解译科技前沿,解决高精度导航定位和图像分割等关键核心技术。 承担了 iGMAS 跟踪站建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军民融合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建成了北斗系统实时高精度定位服务体系、辽宁省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

开展技术研发,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研发多传感器定位算法,解决城市和室内导航定位难题;研发道路信息采集和综合处理关键技术,建成辽宁智慧交通平台 2.0;研发遥感图像解译、监测数据处理方法,为辽宁风能发电建设规划、辽宁省地理国情调查、辽宁省地质灾害危险区避让搬迁调查、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成效监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辽宁省智慧城市建设、矿山地表沉陷监测等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提升企业技术水平。

组建产业校企联盟、创办技能大赛和学术论坛。作为理事长单位牵头成立了辽宁省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校企联盟,发起举办首届辽宁省高校测绘之星大学生技能大赛,开创了辽宁省乃至全国测绘类专业大学生技能创新大赛的先河,创办了测绘地理信息青年学者论坛,成为全国测绘地理信息青年学者交流的平台,已举办了七届。

本院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被确定为辽宁省一流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合格评估,2019,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通过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学位评估。

积极开展学科平台与实验室建设。完成了辽宁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工作,评估结果等级为B。完成了辽宁省高分中心对地观测系统辽宁遥感技术应用中心的评估工作,评估结果为优秀。完成了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申报项目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实验平台申报工作。完成了测绘科学与技术2016-2019年博士后流动站评估工作,评估结果令人满意。

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学科学术水平质的飞越,为一流学科与一流专业建设提供有利支撑

十三五期间,人才引进取得突破性进展。引进德国、加拿大、美国等海外学科带头人,从国内高水平大学引进优秀博士;自主以及与囯内高校、科研单位联合培养优秀博士,共引进和培养学科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0余人;派出青年教师到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外高水平大学和国内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进修学习50余人次,还有一批青年教师博士在读;聘请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兼职研究生导师20余人,建成了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与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人才引进与培养促进了团队建设与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已经形成了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团队、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等5个高水平教师团队。1人被评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获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6人次,辽宁省特聘教授2人次,辽宁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杰出科技工作者1人,第一批辽宁省学术头雁1人,夏坚白测绘事业创业与科技创新奖1人,青年拔尖与创新人才5人。

十三五期间,本院测绘学科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北斗卫星导航、遥感卫星对地观测等领域的项目建设和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军民融合项目课题3项,标志着学科科学研究水平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科技成果获奖数量和等级逐年提高。十三五期间共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中国测绘科技进步奖、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其他行业奖15项,其中2019年获批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0年获批中国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具备了未来冲击国家奖的实力。

以本为本,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

测绘工程专业获批辽宁省一流应用型专业,并于2018年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019年第一批入选双万计划国家一流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双万计划省级一流专业。

大力推进本科教学改革。《面向智能化的测绘类专业优化与实践》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项目和辽宁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测绘类专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18年获批2项辽宁省教育十三五规划教研项目。2019年新获批地理空间信息科学本科专业开始以测绘类招生。

积极开展各类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获批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中国煤炭协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获批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取得良好成绩。2016—2020年,在在全国和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测绘技能竞赛、GIS应用技能大赛、测绘创新开发大赛等重大比赛中,本院学生多次获奖,名列前茅

风雨砥砺,初心如磐。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这是新的起点,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测绘学院将会围绕十四五规划的中心工作,上下一心,扎实工作、务实开拓、奋发进取,争取在新时期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为实现国际有一定影响、国内一流学科的目标继续奋斗不止。

来源:2021-2-9《今日头条》